“‘听说——’讲得轻松!你们公安局是干什么吃的?”
“这不在查吗?”
“我告诉你:别的人我不知道,这个周凤我知道,她是不会自杀的!她不是那种想不开的人。”
朱辉:“爸,那么,你认识他们?”
父亲:“当然!岂只是认识!”
父亲显得有点激动,自言自语道:“是该了断了!”
从父亲家回来后,朱辉的眼前总是浮现出上面这一幕。
朱辉知道父亲是个不易激动的人,他轻易不会怒。
是什么该了断了?
“这个周凤我知道,她是不会自杀的!她不是那种想不开的人。”
他为什么那么肯定?那么,父亲心中的凶手是谁?
县公安局刑侦科办公室里。朱辉、小戴、博书三人都在办公室。三人正在分析案情。
朱辉停止了记录。波束知道朱辉要开始总结了。
朱辉在笔记本子上第5点地5前面画了一个大大地“?”
第5点写地是:
作案动机:被侵害地对象性质特点、现场态势、被害人平时人际关系、恋爱、婚姻、经济状况、仇怨等可能地因果关系。
朱辉在“被侵害地对象性质特点”、“现场态势”、和“经济状况”几点上面都打上了“”;又在“被害人平时人际关系”上面画了一个“”;而在“恋爱”、“婚姻”、“仇怨等可能地因果关系”上面分别都打上了“?”
朱辉:“死者周凤的情况、现场、和她家的经济状况,都已经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而她的人际关系则是我们要侦查的一个要点,本来,据我们所知,这个周老师的人际关系是不错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周凤已经死了,而且根据我们前面的侦查,‘他杀’的可能性很大,那么这个‘他’又可能是谁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她平时的人际关系入手,找出她被害的原因,这样,我们才能排除一些具有干扰性的假设,让我们的侦查更接近事实。至于她的‘恋爱’、‘婚姻’和‘仇怨’则更是我们侦查的重点,因为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是盲点,或许,把这些盲点都搞清楚了,案情也就水落石出了。”
博书:“对极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动机问题。给你这样一分析,头绪就出来了。”
朱辉知道由于刑事侦查究其本质是一种从事后去追溯事前,由结果去现原因,由事件掘出人的一个过程,其推理模式是回溯式的,其方法是不断逼近目标真理的假说验证排除法,其面临的主要困难也就是如何从纷繁芜杂的表象下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如何把一个个支离破碎、真假难辨的线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有关于犯罪的性质、动机、过程、手段、嫌疑人特征的假说体系。
但是现在他们的推理却卡在了关键的地方:
他杀——熟人——杀人动机——证据——证人
到底动机何在呢?
朱辉:“假说已经提出,现在该进入验证与排除假说的过程了。这样做虽然有些程式化,但是,这个案子中有些疑点确实出乎寻常,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狡猾的、隐藏很深的对手。要想一举打败,谈何容易!”
小戴:“好,就让我们按确定的侦查方向、划定的侦查范围,展开进一步的具体侦查吧!”
博书:“哟,长进嘞!”
小戴:“当然!只要你跟着头好好学,包你不出一年,也能独立破案!”
博书:“真的!”
小戴:“我骗你干吗?你可别小看了咱头了,领导会把这样一个案子交给他,不是没有理由的。你以为是闹着玩儿的!告诉你吧,咱头可是警校的高才生!”
朱辉:“又来了不是!”小戴:“好,言归正传!证据,现在需要的是证据!没有证据,所有这些推理都可能遭到质疑!”
博书:“对,还有证人。”
朱辉:“说得好!我们应该在现场访问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走访证人及其它有可能了解案情的各类人员,从中现各种可能的利害关系,为下一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身份提供依据。罪犯也是人,也生活在各种现实社会关系中,他的蜕变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空间,只要我们不放过一丁点的蛛丝马迹,我想,他的马脚总会露出来的。对了,波束,那个指纹怎么样了?”
博书:“检验过了,就是安眠药瓶底上的指纹。”
朱辉自信地点了点头:“好!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周凤的女儿的和她的邻居兼密友丽珠的配合。”
小戴:“那么,头,接下来该咋办?”
朱辉:“你看呢?”
凭小戴的经验,他知道朱辉这样问他,其实已经同意了他的分析。
朱辉也知道,小戴这样问,就说明他已经成竹在胸了。
博书看着他俩摩拳擦掌的样子,禁不住兴奋起来,他知道,这段时间来朱辉和小戴可没有少熬夜,各种各样的推理假设,不知作了多少,就是分析不出这凶手的杀人动机,这回好,小戴去了一回“四季青茶场”朱辉回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