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五年九月初的数日之间,大明朝廷连续发出紧急诏令,抽调西北宣府、大同、山西、延绥以及甘肃各镇、宁、固征兵一万六千到蓟镇合兵,又调集云贵川各土司兵,募兵及于广东、浙江、四川,分赴南北两京的战区。明眼人看出,为对付此次台湾海寇大乱,朝廷实际已经是全国总动员了。然而,这些全国调集的兵马要全部集结到指点的前线位置,恐怕没个大半年时间是不太可能的,可朝廷能眼看着中华军占据南京、天津卫等要地长达半年时间吗?
北线官军的总指挥官是时任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的汪可受,他被授予尚方宝剑、任天津经略,统领全部京军和勤王边兵反击中华军,对外宣称总兵力45万。实际上,现在他所能指挥的兵丁,除了蓟辽、山海关的3万部队以外,还有京师三大营那些靠不住的部队,其余划拨给他的军队都还在行军途中。
明军纠集之兵员出自五花八门,来自南北,征派者有之,雇募者有之,此在统御经理上发生无数问题,何况各地勤王兵丁需要自己千里裹粮,长途行军先已尽极劳惫。从其装备看来,远道而来的各支部队,打算是以诸兵种协同之姿态作战,但实际上各部队从来没有进行过互相之间的协作训练,也没有各兵种协同的演习,实际上明军各支部队的兵员甚少训练。
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南京一战,南京守备兵已经崩溃、江南大部地区的明军已经瓦解,要想夺回南京除了从各地调兵,别无他法。
而北线,蓟辽总督汪可守失望地发现:京军三大营实在是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了。而天津卫守军已经基本全军覆灭,所以,要想反击天津卫的海寇,也只有从九边调兵了。
“汪可受,字以虚,号静峰、三盘居士,湖北黄梅独山汪革人。师从石昆玉、李贽。万历八年,中庚辰科进士三甲第五十六名。他后任兵部右侍郎,去年升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蓟辽总督。他现在手头的兵力有山海关总兵杜松的1万5千人,保定总兵王宣的1万人,另外还有总督直属标营3000余人,西平备御徐成名、加衔都司李克泰所领的5000余营兵。”
军情部的北方总管曾庆正在给陈衷纪及北线各领兵军官念一份情报总结。曾庆是曾家远房子侄辈,原先潜伏在北京,罗旭日的侄儿罗璟出事后撤回琉球,如今跟着北线中华军回到了近衢地区,和原先埋伏下的暗桩、细作重新接上了头。
在场的都是北线中华军的高级军官:北线行军总管陈衷纪上校,水军第一舰队--北方舰队统领范涛,水手火枪队琉球总队统领杨六,琉球总队监军麦海生,骑兵团团长鲁小天、炮兵团团长林飞扬、北线大军总监军使曹泰。曹泰原先临时代职的第一师师长职位已经撤去,因为中华军的第一师师长赵铁终于返回了部队。
赵铁坐着飞剪船海胆号被飓风吹到了山东南部沿海,船桅和帆布折损严重。总算这一带一直以来是中华军船队接应山东灾荒难民的地方,中华军人缘较好,所以在这一带的渔民帮助下,海胆号总算能返回到海面上继续北上。一直到中华军攻占天津卫,赵铁才来到了蓬莱,和驻守蓬莱的中华军水手火枪队汇合。
返回自己部队后,赵铁立刻以下属的礼节参见行军大总管陈衷纪。第一师指挥权的转换丝毫没有引起什么反应。在中华联合公司所谓军国商民一体的体制下,军校作为尹峰掌握军权的最有力工具,使得中华军的体制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文化中将领蓄养私兵的恶习。
这里是天津卫城西的原卫所军操练场,现在是中华军北线部队老营。
陈衷纪在自己的大帐内摆开了一张大圆桌,所有的高级将领都不分主次坐在圆桌面前。从西洋传教士那里,他听说了古代英吉利英主亚瑟王和十二圆桌骑士的故事。他在此地特意想要模仿一下,当然,他也想在自己军营中体现出自己和尹峰的地位不同:他和周围的将领大多数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军校同学,陈衷纪并不想突出自己的地位。
陈衷纪翻看了一下手头的文件,说道:“这里有公司商情部细作前日递来的情报:说是朝廷又任命了兵部尚书黄嘉善为总监军,兵科给事中赵兴邦为天津经略赞理。这是怎么回事?已有天津经略汪可受总统勤王军及京军,再任命他的上司兵部尚书为监军、一名给事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