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清在洞庭湖周围寻了两圈,不知不觉来到沅江边一个叫桃源的地方,但见此处桃树成林,鹿行其间。香飘十里,百鸟来朝。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
景色宜人,不由得江永清不徒步而行。正走间,忽闻桃林中传来哭声,那声调老而低沉,不似孩儿在哭泣。江永清颇感意外,打算一探究竟,于是往桃林中走去。走不到二十来丈,只见一条小溪拦住了去路,溪上架了座小木桥,桥上正有个老人跪在哪里哭。
江永清深感疑惑,于是走过去问道:“老人家,不知遇上何事如此伤心?”那老人回头瞧了瞧江永清,见他面善,于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道:“我爹打我。”江永清吃了一惊,暗道:“瞧这老人已是古稀之年,那他父亲岂不要百岁年华?”想及此处,不由感慨万千。
那老人又道:“我爹正在气头上,我要是回去,定然讨不了好。”江永清道:“老人家不必担忧,待晚辈去帮您说道说道,兴许能让老太爷消气。”那老人破涕为笑道:“果真如此,就再好不过了。”
俩人说着,便沿小溪一路往老人家而来。走不到两里地,但见溪流绕着一片郁郁葱葱的密林蜿蜒而去,林中露出一角角白墙飞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江永清暗赞道:“如此人间仙境,难怪老叟如童。”两人走过一座石板桥,但见林边路口竖着方丈高龟陵石碑,碑上镌刻着“长寿村”三个硕大篆字,下方刻着行小字“始建于大唐贞观五年”,也就是说已距今四百多年历史了。江永清见村中房舍幢幢如新,就连石板路也是平整干净,仿佛这村庄是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竟看不出一丝陈旧,不由暗自赞叹。
老人带着江永清来到林中一处高地,指着右首一座两进的院子道:“喏!那便是舍下了。”江永清定睛看去,只见一名九旬老叟正站在院子里跳着脚骂道:“小兔崽子,你有种别回来,回来老子便打断你的腿。”骂完,转身走到房门口,又回头指着小路骂道:“这小畜生真没良心,才骂了两句便野在外面不回来,生生要气死老子不成。”
江永清不觉好笑,回头瞥了一眼那老人,只见他畏缩在一株皂角树后,好似生怕父亲看见自己似的。江永清淡淡一笑,大步来到那院子外,问道:“不知老人家因何生气?”老叟奇道:“你是何人?”江永清笑道:“过路人。见老人家年迈,怕您气坏了身子,故而想劝慰一番。”
老叟恨恨道:“我养了个为老不尊的儿子,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干那幼稚的事情,你说我能不生气吗!”江永清笑道:“老人家到说说看,究竟你儿犯了何事?”那老叟叹道:“我这不孝的儿子,自个也是当爷爷的人了,还一天到晚惹他爷爷生气,你说气人不气人。”
江永清吓了一跳,心里嘀咕道:“瞧这老人已近百岁,父亲竟然还健在,那岂非要百十来岁了。”于是道:“老人家可否带晚辈见见太老爷,说不得晚辈还能说道说道。”
老叟听江永清口音非本地人,但见他面色平和,不似奸邪之辈,于是应承道:“我那老爹许久没见外乡来的年轻人了,让他见见也是好的。”说着便打开了柴门。
江永清抱拳道:“多谢老人家信任。”于是跟着来到后院,只见一间大屋敞着门,里面隐约传来含糊不清的呻吟声。
江永清抬足走进去一看,只见一位形若枯槁,双眼深陷的老者躺在床上,嘴里嘀嘀咕咕呻吟道:“小畜生啊!小畜生,竟然欺负到咱小祖宗头上来了。还不给我死回来,听候小祖宗发落。”江永清暗叫道:“乖乖不得了,竟然还有更老的,实在是匪夷所思。”
老叟恭恭敬敬地在父亲耳边低声道:“爹,有人来探望您老人家来了。”那老者吞了口唾沫,以苍老沙哑的声音问道:“啊!你说哪个?是小祖宗回来了吗?”老叟忙解释道:“是个外乡来的年轻人。他听说您老人家有一百二十岁,特来请教长寿之道的。”
那老人耳背,说道:“啥啊!知道?既然知道又问。还是那句老话:‘长寿不外乎清心、寡欲、足睡、荤戒、勤走五样。’其实没什么秘诀,说来也不足为奇。”
江永清忙抱拳作揖道:“多谢老人家指教。晚辈此来主要是……”
“爷爷别怕,你进来,我去跟老祖宗说那寿桃是我给您吃的,不是您偷吃的。”屋外突然传来孩童声打断了江永清的话语。须臾,只见一个十岁大的童子拉着先前那老者进了屋子,冲床上的老人叫道:“老祖宗,您别骂我爷爷了,那寿桃其实是我给爷爷吃的。”
老叟慌忙道:“哎哟!我的小祖宗,那寿桃是太爷爷精心挑来给你的,又大又肥,你怎能随便给这小畜生吃呢?”那童子撅着小嘴道:“太爷爷,爷爷是您儿子,我是您的重孙子。咱们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彼此。爷爷今个吃了我的桃,明个我再吃爷爷的桃,还不都一样吗!”
床上那老人伸出颤抖的手,朝童子招了招,说道:“我的小祖宗,咱家十代单传,都指望你来开枝散叶了,你不长结实点行吗?”童子跑过去摸摸老人的头,又把他那枯手贴在脸上,笑嘻嘻道:“老祖宗,只要您老好好活着,我一准给您老养他十个八个小玄孙。”众人闻言大笑不已。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