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韦明的努力有了成效。
性格成稳的人居然冲进水青的办公室,打断了秋星宇的月汇总报,手里挥着驶来张纸,声音激动到发抖,“老板,成了。”
碧空的每个人,如今一谈到公司大事,老板这个称呼就不由自主出来了。
秋星宇挑起漂亮的细黛眉,询问的表情看向水青。
水青也很兴奋:“有订单了吗?”
“大订单!两万件!一个月后发货悉尼。”韦明简直想对水青膜拜。
“秋姐,可以买车了吧?”水青就惦记着这事。
“我算笔账给你。两万件,纯利撑到头过不了百万。葡萄园前期投资五十万,不包括购买法国苗木的成本。下个月南峪要开始投入。这点钱叫杯水车薪。你俩不用这么激动!买车?等公司帐面好看点再说。”秋星宇管家,只进不出。但她嘴上说得严厉,心里想得却正好相反。
员工会议后,水青和韦明开了一下午会。隔天,水青就给韦明衣服图样,让他找厂家打样。同时,又扔给他一本黄皮厚电话簿,据说是澳洲黄页。已经折好页数,打好圈,让他一个个打电话。
韦明和张华一样,都对英文没信心。水青也不急,让他也跟了乔治几天,逼着开口讲。虽然如此,韦明一开始打国际电话就紧张,听力一塌糊涂,被挂了几十个电话。
当时,秋星宇急啊,真恨不得把电话抢过来自己说。又觉得水青胡来,考虑欠周详。韦明英文不行,锻炼也不应该这么快真枪实战,白白浪费潜在资源,以后更难打开局面。
可当韦明渐入佳境,能比较流利和对方应答时,他大呼上当,说水青给他的电话号码根本不是服装方面的。
水青笑得前仰后合,这才给了韦明真正的一张单子。
秋星宇才明白,为什么水青不让韦明发图样传真或使用电邮,因为那些电话号码只是专门让韦明磨练嘴皮子的。
“语言这种东西,天分固然重要,环境也是必要条件。如果不创造环境给韦明,他只能一直哑巴英语。压力,有时候实在是好东西。”水青这么跟秋星宇说。
然而,进步的又何止韦明,张华和秦玉都已经和乔治说说笑笑了。虽然口音很重,但算得上流利,也少了紧绷感。
“面包会有的。”水青学习云天蓝的精神,安慰自己,也安慰别人。
“水青,你太了不起了。人人都在给瘦子做衣服,唯有你要帮肥胖的人做衣服,真想得到。”韦明完全照水青吩咐办事。
“澳洲胖子多啊!”水青做个鬼脸,“美国欧洲也一样,你也争取看看那边有没有机会。当然,我是说得容易。总之,你抽佣金的,做多赚多。”
“下订单的那家是你先跟对方谈,再转给我的。”他可不敢居功,“设计方面,以后你亲自做吗?”
“我那点本事很快就见底了。先做几单,以后慢慢请对方提供样式,我们负责打样和制衣,尽量简单化。”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于身材比较肥胖的人而言,舒适性和设计同等重要。样式一般都直筒,高腰,宽松,多在精细部位和面料上下功夫,设计没有那么复杂。我不想费心思搞什么时装公司,要的只是这种直来直去的价格差,那么秋姐说的资金问题就能缓和了。”
秋星宇还是第一次看水青这么明白得阐述想法,听得仔细,也提出了问题,“公司的方向到底往哪里去?”
“我们现在是小公司,当然是哪里有钱往哪里去。不只做一个领域的生意,我打算以项目为单位来发展。说得简单点,我们现在手上有三个项目。南峪我肯定能带来巨大的利益,只是投入多,短期见不到回报。葡萄园靠气候和土质,而且准备三到六年内无产出,能不能酿出好酒的机率是一半一半。所以韦明你负责的第三个项目是唯一一个可预见的,即将实现的利润。这样的项目也是碧空目前急需的。等到公司流动资金不再紧张,所有的投资开始有回报,固定资产到一定规模,再确立整体发展方向。”到时,就真是大事业了。不过,她不肯定自己有动力去做到那一步,因为真得想懒在家里。
秋星宇想发表意见,却最终一句话也没说。像这样的经营模式,是一些国际投资公司的做法。什么生意都沾点边,讲究利润实现率。一般小公司根本不会,也不能这么蛮干。可碧空和其他的小公司不同,是从南峪这个大开发案直接起家,照理应该开始专心做房地产,但资金上也不现实。所以她思考下来,水青这种按项目来经营的方法倒是目前唯一合理的了。通俗点说,别在一根绳上吊死。
韦明没那么多想法,只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