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明回到自己的房间,在床上躺了许久,竟然毫无睡意。也许是今天发生的事情比较多,也可能是刚才和蒋南平的讨论比较深入,让他有些激动吧。
他又想到了这次来金阳的使命。的确,他和薛少白是来金阳做“普法委员”的,另外还要在本地培养出五十名“律法援助委员”。
“律法援助”翻译成现代名词就是“法律援助”,就是无偿为老百姓打官司。这项行动经过元庆帝恩准,专门立项,经费特批。所有律法援助委员每月领取朝廷例银二十两,如有无法解决的事宜,由石晓明或薛少白专职向咨议处奏报。也就是说,金阳是天顺朝建立的第一个“法律特区”。当然,这一切都是蒋南平运筹帷幄的结果。
现在他已经毫无保留地相信,蒋南平已经成为了主持天顺朝全面变法改革的“大指挥官”。建立咨议处是政治改革的第一步,派吕凯去蜀州是建立商贸秩序的开端,而建立“律法援助”则是法制完善的启蒙。
总之,一切如蒋南平设计的那样,正在有序的进行中。
如果说,石晓明进入X实验室的那一刻,还在怀疑自己是否应该进入这个世界。那么现在他已经笃定自己选择是正确的了。
在21世纪的中国,石晓明本来是中部省份一个著名的985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据他后来的回忆,命运改变的转折点应该源自那天他在自己导师的办公室内问的一个问题。那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他在天顺朝律法中发现的关于“杀威板子”的法律漏洞。
当时办公室内不光只有导师,还有和导师关系不错的一名外系教师。此人看起来很眼熟,不过石晓明一时没认出他的身份。
石晓明争论起问题来是旁若无人的,他的论点是这样一个漏洞曾多次被当朝的大臣注意到,但因为律法的不可更改性,导致从未做过修改。
而导师的论点是,这根本就不成其为一个漏洞,因为终天顺一朝,也没有出现过文字记载的民告官的案例,也就导致根本就没有修补的必要性。
两个人争论的很激烈,而那名外系的老师一直饶有趣味的倾听着。争论的结果是石晓明和导师谁也没有说服谁。
临走的时候,外系老师主动来和石晓明握手,自我介绍说他是社会科学系的讲师,名叫蒋征。石晓明顿时瞪大了眼睛,原来对面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网红讲师”蒋征。
蒋征上课非常受人欢迎,不但本系的学生场场不落,外系和外校的学生也经常前来蹭课。他的讲课视频在网站上的点击率极高,甚至可以和不少年入百万的超级网红媲美。
不过这位极为有名的教师在本校工作了七年,连副教授都没有评上。石晓明有个同乡在社科系,据他跟晓明透露的内部情报是,蒋征这个人某些观点上和系里的主流不一致,导致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排挤。
石晓明对社会科学没多大兴趣,所以没怎么关注蒋征的视频。但是这次见到蒋征的本尊之后,对方竟然提出周末让他到自己的宿舍内聊一聊。
能够得到网红的接见,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种荣幸,特别对方还是自己的师长。所以,周六一早,石晓明就走进了蒋征的单身宿舍。
蒋征的宿舍很简单,书桌,沙发、床,一个不大的书架和寥寥无几的书籍。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学富五车的样子。
落座之后,蒋征开门见山地问:“你的专业是研究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吗?”
所谓后南北朝指的是的开端于公元1449年,终结于公元1644年的第二次南北朝时期,它有别于公元420-589年的第一次南北朝。
石晓明点点头:“蒋老师对后南北朝也感兴趣?”
蒋征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又问
道:“你知道后南北朝起于那一年吗?”
“当然是公元1449年。公元1449年十月,瓦剌军队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攻陷北京,大臣于谦、守城主将石亨战死。英宗的同父异母弟监国朱祁钰死于乱军,明朝灭亡。之后天下大乱,各地藩王和军事将领互相残杀,纷争不止。”
蒋征点点头:“这一年的战乱也催生了四个国家,天顺、平汉、广越和宁燕。后来天顺吞并广越,宁燕灭掉了平汉,双方以长江为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南北朝对峙的时代。”
他给石晓明倒了一杯水,又问:“小石,你觉得,明朝灭亡的关键点在哪里?”
石晓明想也没想,脱口而出道:“当然是1449年十月十三日的德胜门一战。这是一场让明朝反胜为败的战斗。当时瓦剌军长驱直入,手里又有朱祁镇做人质,气势很盛。而明朝这一边,虽然刚刚确立了皇弟朱祁钰做监国,但是人心不稳,连朱祁钰自己都心里没底,既怕手下的臣子反对他,又怕瓦剌军攻城。幸亏北京还有一文一武两个人,于谦和石亨。”
“于谦知道明军有一项优势瓦剌军是绝对不具备的,就是火器,他的方案就是依靠火器制胜。本来根据于谦的情报,也先大概率会以北京的德胜门为突破口攻入京城。于是他让石亨在德胜门外的山坡处埋伏了大量的火炮和神机营的火铳。”
“十三日,也先果然进攻德胜门,让自己的弟弟号称‘铁元帅’的孛罗卯那孩率领五万骑兵直扑城门。本来瓦剌军已经大半入瓮,石亨正准备发射火炮、火铳,可这时老天爷救了也先。”
“天降暴雨!”蒋征不动声色地说。
“没错!”石晓明说到这里一拍大腿,显然很为明军惋惜,“火炮和火铳本来是明军对付瓦剌的一项绝对优势的武器,可惜一场大雨让炮、铳都无法射击,结果反被瓦剌军形成了反包围,最终将石亨和明军一举全歼。”
“这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