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见阿桂楞在那里,半晌不说话,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自己安插在台湾的眼线,每半个月就会送一次情报回来。
这次送回来的情报,别说阿桂,福康安自己都吃惊不小。
两人都在原地沉默了许久。
半晌,福康安先开口说话了。
“世伯,这件事情,咱们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阿桂心里没什么主意,只好先听福康安讲讲:“你说说看。”
福康安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凡事,咱们先做好最坏的打算。这大爷所在的地方和身边的人,若是都与和珅有关系,那最坏的情况,就是和珅早就知道了大爷的事情,因此先派人去了。”
阿桂摇摇头:“那若是如此,和珅的动作比咱们要早。可福建都是他的人,若是他先找到了大爷,为何不抢先把他带回来,又或者是就地解决?他可不想咱们,要费这么大周折到台湾去一趟。”
福康安说:“哎?今天咱们退出来的时候,老爷子把和珅留下了。难道....他会向老爷子禀报这件事?”
阿桂又摇了摇头:“你也许是太久没有与和珅一起面圣了。我听说,这家伙又不知道是从英吉利还是佛兰西的商人那里,弄来了一个什么座钟,今天早上送进宫的。这会儿,估计老爷子正让和珅教他如何把玩呢。”
“原来是这样,我倒从未听闻这件事。老爷子一向看不上洋人那些玩意儿,如今却喜好上了西洋钟。这和珅倒也胆子大,敢‘送钟’给老爷子?”
阿桂无奈地笑笑。这皇上与和珅的私交甚厚,让他们每一次的弹劾,最后都无功而返。
不过,毕竟乾隆年事已高。他的执政时间,很快就要超过他的爷爷康熙皇帝了。
虽然,他的身子看上去还很硬朗,但是朝中的各位大员们,早就在做着准备了。
虽然从雍正皇帝传位给乾隆时,定下了一项规矩,便是秘密立储制度。
乾隆曾经立过先皇后富察氏,也就是福康安的姑姑,孝贤皇后的两位儿子为储君,可都不幸早夭。
从此以后,便再也没有立储的打算。乾隆身子骨也硬朗,对这件事,便没有人敢置喙。
然而,皇帝如今毕竟是老了,即使他明面上不讨论这件事,其他大臣们,又怎么会不暗自揣度。
而如今,正大光明匾的后头,到底有没有放上一方密匣?又或者,这方密匣里放着的,到底是谁的名字?
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
十有八九是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皇帝总共生有十七子。
出去刚才提到的先皇后所生的两位嫡子,在早夭之后,乾隆又曾经看中过五皇子永琪。然而也是英年早逝。
随着乾隆在位时间越来越长,他的众多皇子竟然一个个都没有能够活过他。
现如今,他只剩四位皇子可以立储。
八皇子、十一皇子和十七皇子,要么游手好闲,玩世不恭,要么整天吟诗作画,讨厌弓马骑射。
而一向并不出众的十五皇子,反倒因为乖巧懂事,出挑了起来。
如果按照乾隆在登基前,被册立为宝亲王这件事看来,那么下一位皇子在被宣布为储君之前,必然也要加封为亲王
。
只等十五皇子永琰,在何时被册封了。
然而,阿桂和福康安之前一直在军中,并未介入到朝堂争斗中来。等他们开始想要布局朝政后才发现,不仅当今的皇上视和珅为私交好友,而京城中枢、外省封疆大吏,不少也是和珅的人。
就包括立储呼声最高的十五皇子永琰,也风传他为了确保自己的储君之位,与和珅也有些来往。
阿桂本想也去结交永琰。
当下抓不住,至少也抓一个未来。
然而这十五皇子却屡次给他吃了闭门羹。
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意思。
阿桂也曾经派人跟踪盯梢过,却从未发现十五皇子与和珅往来的直接证据。
不过,虽然如此,毕竟有他俩相互交往的风闻传出,阿桂还是焦虑不已。
知道有一天福康安神秘的告诉阿桂,他的人根据传闻,在台湾找到了一个人,便是他们口中的“大爷”,一个可以让他们做成未来拥立新君之功的人。
和珅到底会怎样,阿桂与福康安也自知无能为力了。
那么至少,把握好未来。
...
...
福康安听完阿桂的分析,也点了点头,认为他分析的有道理。他知道事情并没有到最坏的情况,便接着说道:“那如此说来,和珅手下的人,看来还不知道大爷的身份。上次我不是说了嘛,大爷现在神志有点不对,以前的事情都不记得了。现在他性情大变,据说,与过往的习性完全不同。”
阿桂说:“嗯,那这样看来,确实应该如你所说,和珅的人并没有看出来他的身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