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江湖上的许多绿林人士,如:王伯当、牛进达等人闻之,也前来投靠。
徐世勣为翟让出谋,说道:“咱们瓦岗山下南边是大运河的通济渠,西面是永济渠,以往都是抢一单就跑,现在咱们的实力强大了,不如直接设卡收费,可为咱们常年提供收入。”
翟让赞同。徐世勣还大力整修瓦岗寨,增强防御能力,亲自训练士卒,使得瓦岗军成为所有农民起义军中,最训练有素的部队。徐世勣是瓦岗军中年龄最小的头领,此时年仅十七岁,但俨然已经成为瓦岗军运作的大脑。
杨玄感造反失败后,李密四处潜逃。瓦岗军的王伯当与李密是旧识,将其引荐给翟让,加入了瓦岗军。
李密以大隋天下群雄逐鹿为视角,对当前形势侃侃而谈,使得徐世勣眼前一亮,如拨云见日一般。徐世勣虽然读书识字,但从未接触过庙堂之事,故视李密为大才。
窦建德,东汉大司空窦融17世孙,辽东宣王窦拓玄孙,家道落败,搬迁到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
窦建德年轻时,把履行诺言看得很重。曾经有个同乡死了父母,家境贫寒无力安葬,当时窦建德正在耕田,听到后直叹气,立即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全部财物,因此深受乡亲们称赞。原先,他当过里长,因犯法逃出去了,碰到朝廷大赦天下才回家。他父亲去世,送葬的有一千多人,凡是有人送礼,一概辞谢而不接受。
同县人孙安祖骁勇,与窦建德为友,为逃避兵役投奔窦建德,窦建德对他说:“文帝在位时,天下富裕兴旺,派出百万人马征讨辽东,尚且被高句丽打败。今年发生水灾,百姓贫困,但皇上不体恤民情,要亲自到辽东督战,加上往年开挖河渠,损伤的元气还没有恢复,百姓疲劳困乏,连年征战,长年在外的人不能回家,如今又要出兵,容易酿成动乱。男子汉大丈夫只要不死,就该建功立业,怎能萎靡不振。
我熟悉高鸡泊,面积辽阔方圆几百里,湖沼上的蒲草又密又深,可以到那里去隐藏起来,找机会出来抢劫,足够生活、积蓄,拉起人马以后,等待时局动荡,必然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孙安祖赞同他的计划,在高鸡泊内建立了据点。
此后凡是要逃避征兵和徭役的人,窦建德都介绍投奔孙安祖。孙安祖自称将军,手下发展到数百人。
鄃县人张金称也邀集了上百人做强盗,在黄河的险要水域抢劫活动。
在高鸡泊内的另一股义军首领高士达,与窦建德也是好友。
郡里官兵发现高鸡泊的反贼四处抢掠,惟独不到窦建德的家乡骚扰。因此断定窦建德跟盗匪们相互勾结,就前来拘捕窦建德,恰好那时他不在家,就将他的家属,不论老少都杀掉了。窦建德听到他全家已被杀光,率领他手下的两百人投靠了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后来孙安祖被张金称杀掉,他的几千名士卒又全部投奔窦建德,从此逐渐壮大,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还是在高鸡泊一带活动。窦建德往往拿出身上的所有财物接济别人,跟士卒一样吃苦耐劳,因此能激发人们为他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