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2第三十一章 争地风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宜竹定定心神,走下马车,拦住一个老者询问,那老者看了他们一眼,见马车并不十分华贵,略略放了心,便向竹筒倒豆子似的将事情的经过倾倒出来:“还能有啥事?还不是那个韩国夫人,她见魏国夫人盖了别业,也要跟着攀比,她要强占这靠近官道的四百多亩良田,造孽哟,我们祖祖辈辈就靠这点田地活着,以后可咋办!”嫖神

    这位老者一开口,其他人也跟着七嘴八舌的说开了。他们这一群人是要去县衙请命,恳求韩国夫人不要占他们的田地。

    这时,一个浓眉大眼,满脸怒意的青年小伙突然高声喊道:“咱们去求县太爷也不定有用,你们别忘了知县老爷姓什么!他们杨家的都是一路货!”

    杨镇伊听到父亲被这么污蔑,脸现愠色,好在被平氏给制止住了。

    好在当下就有人说了几句公道话:“杨大人跟他们不一样的,你们忘了上次他代乡亲们服徭役的事了?”

    人群中一阵默然,但很快又有人说,此事跟上次的事不同,知县大人肯定是无能为力。

    事已至此,一家人也不敢再耽搁,赶紧命小冬加快赶车速度,驶往县衙,好让父亲提前做好准备。

    马车到了县衙,宜竹还来不得打量这个地方,便到看门小吏面前说明来意,那小吏一听是知县大人的家眷,立即毕恭毕敬地引领着他们进了县衙后堂,杨明成此时正在和李师爷商量对策,一听说妻子儿女来了,赶紧出来迎接。他的脸上又喜又忧,用埋怨感慨的口吻说道:“你们怎么偏偏赶在今日来了?不是让你们早些来吗?”

    宜竹看着形容憔悴的父亲,心中突然有一个猜测:会不会父亲已经察觉到什么,所以才催着他们赶紧来看一看。不然,他们以后再来,就不是以县令的家眷来访了。

    李师爷朝杨明成福了一福,又冲平氏他们招呼一声,便悄悄退下了。

    没有外人在场,杨明成也不再隐瞒什么了,他将事情的大致经过说了出来:“……韩国夫人要征用三百亩良田建别业。我百般苦劝,毫无成效,——你们都知道,她上次已对我颇有微词,这次恐怕……唉,我这官位怕是保不住了。”

    平氏听罢,伤心不已,几欲流泪。杨明成要是丢了官位,得罪了杨家,他们一家可怎么办?难不成真的要灰溜溜地回老家?

    宜竹低头默思半晌,抬头对父亲说道:“难道偌大的长安城竟没有合适的空地吗?还有这里也未必适合建别业,比如这儿以前曾是墓地之类的,难道夫人会不在乎?”

    杨明成无奈的摇头:“夫人之前已经勘测好了,风水先生也来了,说此地极好。唉……”

    众人拧眉不语。宜竹又想到让父亲将此事报给上峰,但她旋即又想到,连军国大事都要经过族伯杨明忠之手,更何况是这等小事。若是上报,不但无益,反而会进一步得罪杨家。

    一家人刚说了一会儿话,就听见门外一阵喧哗。接着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说有数千村民在县衙外集合,要求知县大人给他们一个说法。

    杨明成蹙着眉头,背着手在屋里徘徊数圈后,最后毅然抬步要出门直面请愿的百姓,宜竹和杨镇伊也想跟着去,却立即被父亲严词呵斥住了。即便如此,他仍不放心,又让两个小吏站在门口看守,不让他们乱跑。

    宜竹和平氏他们在屋里急得团团转,外面的呼声一声高过一声,还夹杂着惊天动地的哭声,听起来既让人难过又害怕。宜竹既感叹这些人的可怜又怕他们情绪激动伤了父亲。

    一时间,各种念头纷至沓来,她飞快而又急切地寻找着合适的解决办法。不知怎地,她蓦地想起了乐游原上那片空旷的高地,她记得那里的府邸极少,韩国夫人是不是可以将别业建在那儿?如果此法可行,万安百姓的三百多亩良田便可以保住了。宜竹来不及细细揣摩,便迫不及待地让小吏去向父亲转达自己的意思。小吏不敢耽搁,当下就飞跑着过去了。

    平氏又开始抹眼泪,宜兰在一旁红着眼圈,低头不语。杨镇伊犹如困兽一般在屋里焦躁不已地的转着圈。过了很久很久,宜竹觉得仿佛有几年那么长,小吏终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

    “怎么样,怎么样?”众人一起抓着他骂。

    小吏指指门外,“老爷很快就回来了。”

    又停了好一会儿,杨明成才在李师爷和十几个衙役的簇拥下折回来了。他倒是毫发无伤,可怜的李师爷头上被土坷垃砸破了一块皮。

    杨明成罐了一大杯水,哑着嗓子说道:“事不宜迟,咱们就这就分头行动:刘捕头带人去贴安民告示,李师爷你带人进城,去查查乐游原附近可有适合的空地。”李师爷领命而去。杨明成歇息了一会儿,便带着家人悄悄返回城中。

    隔了两天,李师爷前来禀报消息说,乐游原上确实有一块空地,之前是先皇赏赐给镇国公主的,后来归公主的儿子清阳郡王,即武安郡主的同母异父的哥哥所有,但清阳王已于六年前病逝,因此这地可算是无主之地。以韩国夫人的受宠程度,得到这块地应该易如反掌。

    第二天,杨明成便去求见韩国夫人。他在府外站了一个多时辰,韩国夫人才命人召他进去说话。杨明成满脸带笑、忐忑不安地将此事禀报给韩国夫人,并大力吹捧了乐游原那块地的好处。

    “万安县附近全是贱民与百姓,恐与夫人的尊贵身份不合。乐游原那片空地,位置极佳,四周所居皆是皇亲贵胄,与夫人身份极为相宜。贵妃娘娘宠贯后宫,只要她一向陛下开口……”

    韩国夫似笑非笑的打断她:“这等小事,也用得着娘娘开口,本夫人去见陛下便可。”说罢,她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去写个折上呈上来便可,没你的事了,下去吧。”

    杨明成没想到此事这么容易就达成,心中激动万分。他垂着手哈着腰,仍立着不动。

    韩国夫人脸上的神情愈发不耐烦,慢慢咂了口茶,慢吞吞地问道:“还有事?”

    杨明成嗫嚅着说道:“夫人,那片良田已被践踏得不成样子,百姓的收成肯定大减,可县衙实在拿不出这份钱……”

    韩国夫人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她瞥了杨明成一眼,冷笑一声,满不在乎地说道:“去吧,向我的管家支取五万钱!”

    杨明成如释重负,又连连说了好多拜年的话,然后跟着管家去支取银钱。

    五万贯钱,一大部分补偿给了受损的农户,剩下的一部分他又让人修了水渠,筑了堤坝。他本人一文也没贪受。杨明成的官声再度升高。宜竹一家还没来得及庆祝,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再度将他们卷入了一个更大的漩涡。

    乐游原上的那片空地,并非无主之地,陛下曾说过镇国公主有功于社稷,清河郡王英年早逝,他的一切就由其胞妹武安郡主继承。这件事,杨妃自然知道,杨明成及三位夫人也略有耳闻。但杨明成和李师爷却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

    韩国夫人对那块地势在必得,武安郡主性子刚强,自然不肯相让。双方在御前争执不休。圣上亦是左右为难。

    杨明成一听这个消息,吓得脸色都白了。她们两个一个是炙手可热的新贵,一个是皇室宗亲,自己算什么?稍有不测,他肯定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代人受过。

    宜竹听到这个消息,又悔又气。自己为什么不弄清情况就胡乱出主意?杨明成这种时候不但不责怪女儿,反过来倒来安慰她:“别多想了,是祸躲不过。大不了咱们就回益州老家,幸亏老家的地没卖完。”话虽如此,但他一向热衷于仕途,真要一下子将他打回原形,就跟要了他半条命一样。

    (紫琅文学)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