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光这些名头就吓死人了,小道咋舌,赶紧回道,老先生小道求之不得,拜你为师怎能不愿意。
大师,近代文化界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人,启功老先生小道怎么能不知,小道心里很激动,但是表情却平淡无澜,“我知道门口的中华楼三个字就是你写的,老师你笑起来像弥勒佛。”
“哈哈,没想到,晚年收了个徒弟,是个人小鬼大的家伙!”启功高兴地哈哈大笑。
小道可不是傻人,赶紧的磕头跪拜,噔噔的磕了六个头,启功老先生把小道扶起来,小道也不知道自己的玉佩掉了出来,挂在了体恤衫的外面。
老先生锐眼如炬,打眼间就发现了玉佩的不同,小道摘下玉佩放到老师手中。
玉佩白如羊脂,温润细嫩,上边是小篆雕刻的一个道字,老先生越看越吃惊,要知道他可是鉴赏的大家,该玉绝对是古玉无疑。
放在手中不长时间老先生都感觉一阵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的温和,不细查你绝对感觉不到,此乃灵玉。
灵玉罕见,华夏几千年真正称的上灵玉的第一要数和氏璧,老先生有些不敢想了,他觉得想的太远了。
“这可是传承宝玉?”
“嗯,这是崂山三清宫老道士给我的!”小道说道。
“长须及胸,仙风道骨,犹如世外高人一般?”
“嗯!正是老师说的这样,他给我题字,署名道墟!”
“什么,老神仙现在还活着!”启功吃惊的眼睛都睁圆了,道墟老神仙他小时候见过一面,那时候他可就是一个垂须老者了,这七十多年过去了。
启功沉静良久之后,问道:“老神仙有没有说什么?他在哪?”
“老神仙说他见我的时候,阳寿已快尽,此生不得再相见,不过三清宫让我后年再去一次。”小道眼中噙满了泪花,忍了好几下还是掉落了下来。
“徒弟别哭,老神仙羽化升仙,他的死与我们理解的死是不一样的,死对老神仙来说是得道。”启功道。
“这玉佩老神仙可有说出处?”
“老神仙说此玉传承有序,乃和氏璧上的一块料,被老祖老子所有之后雕刻玉佩,传承至今!”小道说。
“徒弟,这是重宝,好好保管!”
启功忍不住激动起来,要是果真如此,那就改写了道教历史,这一下就把道教历史往前推了六七百年,这可是历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