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王侯收兵权是势在必行的了,而小皇帝安抚他们就是想要稳住他们等待陈之墨的归来。
这时陈之墨已经签妥了停战协议,只是因为一些流程和手续问题,还需要耽搁一些时日,然后还得去蓟阳城见一见青霄国的皇帝,一番算下来,陈之墨至少还有半月有余才能赶回枢沧城。
袁飞义和护国王两边都得到了消息,当初他们不敢发难,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契机,他们也认为小皇帝的羽贲军还有四万在城中,而且慕少聪也有数万御城军在城中,三个辅政大臣各自不和,谁也不敢保证其他人不会在背后捅刀子,因此个个心有猜忌,又面对坚固的枢沧城,他们没有太大的胜算,所以只是静观其变。
谁想陈之墨前方取得大胜,国内又传出了新政的消息,让袁飞义和护国王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他们一经打探,就知道羽贲军多数已经跟着陈之墨上前线了,只有一万兵力在城内,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袁飞义赶忙和护国王取得了联系,这两人虽然不和,但因为手里都是城外军,有些时候免不了有些接触,两人还算熟悉。
一番联络下来,两人当机立断达成共识,袁飞义发兵助护国王登上皇位,护国王此后许袁飞义封王并获永久兵权,世代罔递,代代不止。
袁飞义手中尚有兵力17万,此番他命廖忠志领十万军坚守堡垒,不管任何人,没有他的命令,坚决不能开门,他要将回国的陈之墨阻挡在堡垒前。
他亲率7万军走小路秘密前往校冀军军营与护国王会合。
戍边军7万、校冀军10万,一共17万军,而小皇帝的羽贲军只有1万,就算枢沧城城墙再坚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们本也打算拉拢慕少聪,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索性背着慕少聪干了,毕竟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了一分危险,而且两人近段时间明显感觉到慕少聪和小皇帝走得近了些,他们也不得不防。
他们也打探出了御城军留在城里的实际兵力只有4万,也最终打探到其余御城军早已被陈之墨带走出征了,眼下枢沧城中的御城军和羽贲军加起来也只有五万人。
十日后,袁飞义和护国王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就突袭了枢沧城,坚固的城墙根本就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戍边军和校冀军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就顺利攻进城来,袁飞义和寻由山都以为自己赢定了。
这其实是慕少聪低估了袁飞义和护国王的叛变速度,再者慕少聪文官出身,指挥打仗本就不如那两位,自然守不住枢沧外城。
慕少聪带着御城军退守内城,与羽贲军一起奋力抵抗,这才稍微止住了戍边军和校冀军的攻势。
而另一边,陈之墨已经率着大军往回赶了,袁飞义和护国王叛变一事早就在他和小皇帝的预料之中,只是时间比他们想的要快许多。
当陈之墨大军来到边境堡垒时,廖忠志坚守堡垒拒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