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刘勇还没有睡,他在计划着这次科举舞弊案的调查。突然几声敲门声响起,刘勇以为是小月,道:“进来吧!”
门一声轻吟,被推开,刘勇看着来的人有些吃惊:“爹?”来人正是刘统勋,看着刘勇还没有睡,刘刘统勋道:“还没有睡啊?”
“嗯!整理一下这些举子的资料,看有没有可疑的。”刘勇让张广泗找来了这些人的资料,一份一份的看了起来,“爹,这么晚了,你还有什么事么?”深夜来访,刘统勋一定有什么事情交代。
刘统勋走到刘勇的面前,做到旁边,道:“墉儿,你对现在的朝廷怎么看?”刘统勋突然间问起这个问题。
刘勇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回答道:“经过了康熙皇和雍正皇的基础,现在的皇上平安的继位,政治上一片清明,没有强大的反对势力,没有大的抗清起义;经济上,国内并没有紧迫的经济财政问题,没有严重的水旱灾荒;军事方面,西北地区,虽然存在着强大的准噶尔割据政权,但在雍正帝去世之前,清朝已经和准噶尔部议和,关系已经缓和;吏治方面,经过雍正帝的严制和养廉制度的实施,贪污行为有所收敛,行政效率也有所提高。可以说现在的大清内外无患,国泰民安!”
根据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刘勇还是记得很清楚的,对着刘统勋就是一阵的总结,而刘统勋则没有这样的“学习”,立即被刘勇精辟的解读所打动。
刘统勋点点头道:“墉儿,你说的完全没有错,现在的大清确实是非常的繁盛,但是墉儿,你是否也看到了其中的一点不足,或者其中的隐忧?”
“隐忧?”刘勇有些不懂,对于现在的大清,刘勇还真的看不出什么隐忧,最起码在开始的时候,乾隆帝还是很励精图治的,“所说的隐忧,无非有内宦、外戚、后宫,可是爹,看现在的状况,这些都没有什么隐忧啊?”
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这样的制度也为清朝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皇上掌握这主要的权利,还能有什么隐忧?
刘统勋道:“这三个方面当然是没有问题,但是还记不记得爹曾经说过,当今的朝廷分为好多的派系?”
刘勇这次想起来,道:“难道是大臣们的裙带关系?”
刘统勋点点头,又摇摇头,道:“现在的这个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满汉官员的对峙,已经成了皇上的一块心病!”听刘统勋这么说,刘勇也觉的不错,正像这次的考试,满汉举子的待遇也是大相径庭。
刘统勋接着道:“你认为谁是这两大阵营的领头人呢?”
刘勇听刘统勋这么问,飞速的想了起来,然后用不确定的语气道:“张廷玉张大人和两位亲王?”
刘统勋摇摇头,道:“是聚集在张廷玉周围的汉族官员和聚集在鄂尔泰周围的满族官员。”
对于张廷玉,刘勇觉得他是领头人无可厚非,但是这个鄂尔泰是什么来头?怎么没怎么听过?
刘统勋道:“皇上曾私下里跟我说过‘满洲思依附鄂尔泰,汉人则思依附张廷玉,不独微末人员,即侍郎、尚书中亦所不免。’由此看见,皇上已经有所不满,张廷玉一门贵胜,多为科举出身,其子弟门生,多为达官要职,有的门生更是已经官居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