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主非常“入乡随俗”的变成了神姬,而她跑出来玩之后,她的母国以为她被敌国勾搭走了,于是出动了大量的力量搜寻她,甚至动用了另一名神姬,而这名神姬一直想要干掉公主趁机上位。
于是一场场火爆的战斗戏码被林有德塞进了剧本里。
这个年代电影的特效都非常的简陋,战斗基本只能真刀真枪的拍,好在林有德不差钱,又有权力调动武装力量帮助拍摄。他甚至专门跑了一趟柏林,说服议会给他一天战姬部队的使用权,以便拍摄电影中战姬部队出动戒严的场景。
而狐狸,就理所当然的饰演那位反派神姬。
狐狸欣喜的接受了这个任务。
女主角则交给了林有德特意找来的女演员,这演员化妆之后特别像伊莎贝拉。因为电影中有女主和狐狸决战的场景,所以林有德还请来了特蕾西亚,让她在战斗场景中担任女主角的替身——薇欧拉身形差得实在有点远,根本不能用。
至于男主角,林有德想了想,觉得没人比这边世界的莱昂纳多更合适了,所以就强迫大记者加入剧组开始自己的演戏生涯。
就这样,这个时空第一部爆米花大戏开拍了,1933年的夏天剩下的时光,林有德就在这不务正业的拍摄中度过了。
在拍摄的过程中林有德又冒出了许多新的念头,比如制作模型拍了一场魔导飞空舰队兵临维也纳上空,并且放出战斗机在空中巡逻的戏码,再比如加入了追车镜头,莱昂纳多开着拉轰无比的蒸汽朋克版兰博基尼撞烂了无数辆福特和奔驰,其中几场特技翻车的镜头全部是薇欧拉带着小型魔导发生器在里面开,撞车之后就启动力场保护自己。
总之林有德越玩越开心,都快忘了自己拍片本来的目的了。
片子杀青之后,波茨坦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1933年眼看着也快要走到尽头了。
之后上映的过程就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了,这个时空的观众们哪儿见过这样的劲爆带感的大片啊,这个年代的电影还是剧情主导占大多数,导演和编剧们还醉心于讲故事,玩艺术,那里有人上这么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就算要上,他们也玩不起,谁有林有德这么大能耐请神姬过来拍电影啊。
在普通人看来,光是能看到神姬小姐们在荧幕上大打出手,这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于是,在电影普及度最高的美国,这部《维也纳假日》的上映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奇景,所有人都涌进了电影院,导致电影票供不应求。
在芝加哥等大城市,相当大一部分电影院被黑手党控制了,票价也一路走高,成为禁酒令解除后黑帮的一个新的生财之道。
而在其他国家,这电影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在英国上映之后第二天,几乎半个伦敦的人都认为伊莎贝拉女王参演了这部电影,使得女王不得不亲自出来澄清那个女演员只是长得和自己比较像而已。
而在法国,一瞬间巴黎街头的男士们就全都学着电影里莱昂纳多那样打扮自己,而女士们则学着电影中公主逃亡时那样,把裙子给剪短,露出膝盖和小半截大腿——尽管此时天气已经转凉,但凉意没能阻挡女士们追求新时尚的心。
而莱昂纳多开着的那辆特别的跑车,成了绝大多数法国绅士梦寐以求之物。
当然,电影也引起了很多保守派人士的不满,西班牙国王就禁止电影在西班牙国内上映,因为电影“侮辱了神姬高贵的身份”,而荷兰女王威廉明娜也公开表示不能忍受电影中对神姬的世俗化。
但这些声音,终究被整个世界一致的赞誉挤到一边。
此外,全世界看过电影的民众都认为,德国已经制造出了巨大的魔导飞空战舰,甚至连英国海军部,也煞有介事的对着电影的胶片研判了一番,才确定那应该是个模型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随着电影的热播,林有德为产品做广告的目的也顺利达成。小洛克菲勒向他订购的“兰博基尼”(林有德懒得另外想品牌名了)运到美国之后,立刻引发了富豪没的围观,据说这两天价跑车还让小洛克菲勒和以节俭闻名的老洛克菲勒闹起了矛盾。
很快,八大财团的首脑们都向林有德订购了跑车,而林有德也严格遵循之前定下的规矩:要拿到车,必须老老实实等着,几个月后再说。
于是一瞬间兰博基尼身价倍增,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除了车,林有德在电影中植入的他的服装品牌的广告也获得了极好的效果,比如狐狸在电影中穿的睡裙,一下子就卖掉了十几万条,完全供不应求。
电影还带动了维也纳的旅游,刚好元旦将近,欧洲的有钱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到维也纳聆听新年音乐会,距离元旦还有将近三个月,整个维也纳所有旅馆都被预订一空。
于是林有德的头衔中,又多了一个天才电影导演。
*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