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小忙,所以每日一章,但是绝不会断更,要哦。 首发)
便平郡内长孙浩一脸沉凝地看着手下几个谋士在不断地争论着。自从城内开始制作攻城器具,细作回报之后,广平郡内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争论,最大的原因就是檀道济的兵力是自己的两倍左右。而在广平郡驻守了几个月之后,原本锐利的士气早已经消磨殆尽,在魏国不断失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长孙浩对军队严加控制,只是逃兵就会让长孙浩头痛不已。
不过现在面对檀道济十几万的大军,如何保证广平郡的安全,就成了众位谋士的争论焦点。
自从拓跋带兵西进,秦军突然东来的时候,连接攻破赵郡襄国郡让驻守广平郡的长孙浩大为震动,不过之后拓跋焘又突然退兵,何越也跟着退兵令广平郡的魏军躲过一劫。
然而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北方的赵郡襄国郡在被何越蹂躏过之后,南方城的宋军终于按捺不住要北上了。
对于两倍于自己的敌军兵力,如果守住便平郡,要如何布置防卫,就成了长孙浩的第一要务。
“我们应该将多有的军队集中在广平郡,绝不宜分兵各处,否则宋军大军压境,难免有一些不肖将领屈膝投降,现在国内形势危急,若是有这么一两个人突然背叛,那么对于整个军心打击之大将难以估量。再者宋军两倍于我,虽然分兵但是各处均不足以守,分兵之说绝无可行。”一个谋士对身边的几个同僚大声地道。
集中派对于他的说法纷纷表示赞同,长孙浩对此也表示赞成,这个谋士不仅考虑到了宋军兵力是自己的两倍,而且还考虑到了国内的形势。在这样危急的时候,若是檀道济集中兵力北上,再用招降,可以相见不少将领会投降宋军。
若不是自己出身于长孙家族,世代战功显赫,而且妻子族人尽在平城的话,长孙浩都想直接向檀道济投降。虽说长孙嵩是部族内最令人敬重的人,自己也因此得到不少的好处,但是对于他将崔浩一家满门抄斩使得国叛乱不断,国力削弱,再加上之后对秦军作战连续失利,让长孙浩觉得这个帝国已经江河日下,难以长久。唯一让人觉得有希望地皇帝陛下拓跋焘虽然之前行动让人刮目相看,但是只要有何越在一天魏国就休想从秦国得到任何好处,何越的避实击虚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让拓跋焘无用武之地,这一点天下人全都知道。
分兵各地虽然能够对檀道济进行牵制但是一想到有将领会反叛投敌,长孙浩就觉得这计划难以接受。
“但是不分兵又怎么样?我们数个月来。对于鸡泽、平乡等各县加以巩固。如果不分兵而守。可以预见一旦檀道济领军北上。各县将拱手让给檀道济。难道檀道济会以十几万大军不占城池直接对广平郡发动进攻。我们在广平郡内有六万多士兵。四五万百姓。要是檀道济对广平郡进行围困。我们地粮草从何而来?一旦补给线被檀道济切断。我们就是坐以待毙。形势对我们确实有所不利。可是就此裹足不前。是长檀道济威风。灭自己锐气。”
“对。”一个谋士上前对长孙浩道:“将军。我们不仅要分兵各县还要主动进攻。檀道济从城到此地虽然不远。但是我们以逸待劳。主动出击。现在魏国形势堪忧。若是一位守城。军心浮动。难以久守。不若跟檀道济小战城外。只要稍有胜利。安定人心可以久守。”
分兵派地计划让长孙浩感到为难。主要是分兵派除了要分兵之外还要主动出击。在广平郡内有六万多军队。在面对更多地敌人确实应该主动出击。正如这谋士所言。只要稍有胜利便能安定人心。广平郡才能够久守。
事实上广平郡地兵力已经足够了。只是人心惶惶。若是能够安定人心不用北方任何支援。广平郡也能自守。可是要主动出击同样有令人为难地地方。
“此言差矣。我们魏国之内进来连战失利。此刻只应该固守城池。檀道济地宋军两倍于我。要北上必然步步为营。我们想要讨得好处那是比登天还难。只要我们固守城池。北方军队必然南下救援。我们拖住檀道济。给北方援军可趁之机。檀道济一旦战败便是全面溃逃。那些被他占据地县城自然会重新回到我们手里。”集中派地谋士反对道。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