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永远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即便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也不过是管中窥豹—所见、所闻、所想往往与事情的真相差之千里,所以一些所谓的“黑幕”、“内幕”之类题材的报告文学才会倍受青睐。
绝多数的香港居民并不曾想过2008年1月12日的午夜时分,死亡距离他们是那么的接近。当第一枚印度核动力潜艇所发射的潜射巡航导弹进入香港上空时,中国人民国防军广州军区已经进抵深圳的电子战团,已经在盐田区的梧桐山山峦之上秘密展开。在所有硬杀伤手段已经用尽的基础之上,电子干扰等软杀伤手段就成了拦截来袭的目标的不二选择了。
突破中国海军防空拦截网的印度潜射巡航导弹几乎全部均为俄制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毕竟以印度陆军“普里特维-1”短程地对地导弹改进而成的“萨加里卡”巡航导弹还缺乏实战的考验。
≈频枷低衬岩月憔植空秸芯反蚧鞯囊螅任蟛罡叽锇倜滓陨稀栽谟染降囊笾拢砺匏乖诔隹谟鹊腟s-n-21潜射巡航导弹上进行中制导段采用gps/ins作为惯导的辅助导航系统的改造。
尽管gps/ins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具有很高的精度,但它的抗干扰能力很差,对于接收信息的可靠性难以进行验证,还有可能被信号模拟所诱骗。一般巡航导弹所用gps/ins接收机的信噪比多为54db,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电离层暴和蓄意干扰等。
而有俄罗斯生产的简易gps干扰系统所输出100mw的全向天线干扰机,就可以对shujvm范围内使用gps的巡航导弹和其它精确制导武器造成严重干扰。不过为了提高对gps/ins制导巡航导弹实施远距离干扰的效果,而理论上需建立多层次、分布式、立体式、小功率gps干扰体系。不过在这样的危机时刻,中国军队已经没有那么的时间了。
部署在梧桐山上的中国人民国防军广州军区电子战团同时打开了数部输出功率为100w的全向天线干扰机,强大的干扰信号足以使1000公里范围内所有军有、民用的gps受到严重的干扰。这一夜,遥远的武汉都出现gps系统民用码无法可用,或可以正常接收到卫星信号而无法进行定位的情况。
而受到干扰的俄制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此刻也纷纷失去了方向,原本瞄准香港繁华的铜锣湾和北角等地的2枚导弹均坠毁在太平山南麓和黄竹坑。而飞往柴湾的巡航导弹则撞在了柏架山上。
不过另外3枚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却躲过了干扰朝着中环、西环和尖沙咀的方向飞去。
首先命中的是攻击中环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携带着500公斤烈性装药的常规弹头的巡航导弹径直的飞入高层建筑的密集程度堪称世界第二的中环上空。正面击中了号称香港地标的中银大厦的第17楼以上斜面。
作为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的颠峰之作,不少香港发行邮票、明信片亦常以中银大厦为观景之一发行。大厦的三角几何形状,就好比一个一个蓝色的水晶叠在一起。据说,以风水角度来看此大厦,其三角几何形状,就像一张张锋利的镰刀向外挥舞,对邻近的大厦以至前港督府发出很大的杀伤力。为了避开中银的刀锋,当时的港督府还颇动了一番改动风水的脑筋。
显然这枚潜对地巡航导弹采用的是末段数字景象匹配,即利用导弹上的“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获取目标区域景物图像,然后把目标及其周围的景象与弹体计算机存储的原摄影景象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目标的位置,在“验明正身”确认目标无疑时再进行攻击,因而这是一种高度精确的末端制导方式。而攻击的高度也可见印度军方的“良苦用心”
中银大厦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是中银大厦第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高,平时在北侧的休闲厅,工作员工透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如果以人体来作比喻的话,17楼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腰间,其上便是柔软的肋部。
巨大的爆炸夹杂着无数的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