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可以请到那密集的枪炮声。”可惜这些激动人心的旁白恐怕刘舒畅在这场战争中再也没有机会对着摄象机镜头徐徐道来了。因为直到下了林太平为自己安排的直升机,她才万分懊恼的知道自己所抵达并非布莱尔港的前线,而是已经硝烟近散的北安达曼群岛。
不过比起这位懊恼的大小姐来,她手下的工作组却是在暗自的庆幸着,毕竟相对于战火纷飞的前线来,北安达曼群岛可是要安全的多了。虽然名义上行政中心迪格里普尔的市区内还有印度军队零星的抵抗,但实际上所谓的抵抗只是一些印度军队留下来的诡雷和爆炸物而已,驻守在这个岛上的印度军队早在数天之前就成建制的走进了战俘营。
这场原本注定了血流成河的战斗却意外的在短时间之内落下了帷幕,而这一切奇迹的发生很大程度上都应归功于主导这场战斗的中国—东盟联军第三两栖登陆舰队的陆战指挥官—中国人民国防军海军陆战队上校—冷紫翎。面对岛上近万人的印度守备部队,冷紫翎上校手中可以运用的力量并不多。除了伴随第三舰队一同行动的缅甸陆军1个轻步兵师之外。由中国海军陆战队丹老群岛要塞守备部队中抽调出的7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就是随舰队行动的唯一两栖登陆力量。
针对第三两栖登陆舰队的实际情况,战区司令部甚至没有要求他们攻占整个北安达曼群岛。只要有效的牵制该地区的印度守军和寻机攻占几个外围岛礁构筑辅岛炮击阵地,就已经足以完成战区司令部对这支偏师的最高要求了。但是显然这只能说明胡维风并不了解他麾下的这位女将,从越南的海防战役走来的冷紫翎早已习惯了在牵制战场上创造远胜于主战场的辉煌。
虽然由于印度海军仅有的一艘“基洛”级877ekm型潜艇“辛杜格霍什”号的攻势布雷,第三两栖登陆舰队抵达北安达曼群岛的时间比战区司令部所预定的攻击时间晚了整整两天,但在这两天的航行之中,冷紫翎显然没有闲着。她重新编组了自己手中不多的登陆兵力。组建了3个不同方向的两栖攻击集群。
在安达曼群岛的其他战场一样,冷紫翎选择在了黎明时分发起攻击。以泰国海军“差克立。纳吕贝特”号航母为首的东盟舰队在朝阳之下,开始对印军滩头阵地实施了炮火准备,由于缺乏空军的掩护,东盟海军的舰炮火力虽然凶猛,但是以小口径舰炮为主的炮击集群,显然难以撼动印军在滩头所构筑的坚固工事。早已等候多时的印度陆军,甚至可以轻松的利用坑道工事从集结地域进入一线的防御工事之内,静候着中国和东盟军队进入他们手中轻重武器的最大射程。
不过这场炮击却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漫长很多,几乎整个白天东盟舰队的炮火都没完没了在滩头阵地上爆炸着。印度军队甚至开始怀疑,中国军队根本不敢发起攻击。但是就在他们开始倦怠的黄昏时分,第一攻击波次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出现在海平面之上。
不过印度军队开始惊奇的发现,中国军队的第一攻击波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登陆艇群,而是十几架直-8f通用运输型直升机组成的垂直登陆机群。虽然出乎意料,但是印度军队很快反应过来。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负责指挥这次攻击行动的中国军队指挥官应该是一个初次上阵的新手。虽然垂直登陆可以越过印度军队严密设防的滩头阵地,但是对于缺乏空中火力掩护的中国—东盟联军第三两栖登陆舰队而言,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在这片岛屿的纵深建立稳固的垂直登陆场的能力。印度军队重新开始调整自己的部署,大量的部队开始回到岛屿纵深的预设阵地,和安达曼群岛其他的岛屿一样,在北安达曼群岛所有适宜进行垂直登陆的地点,印度军队都构筑了以反直升机地雷和单兵防空导弹组成的多重陷阱。
但是在落日的余晖之下,仿佛畏惧着即将要到来的流血,中国海军陆战队所搭乘的直升机群却一直徘徊在印度军队的防空火力射程之外。印度士兵一边嘲笑着对手的怯懦,一边等待着对方的锐气和油料耗尽,为这场滑稽的登陆战的第一天画上一个尴尬的句号。
但就在印度军队紧蹦了一天的神经逐渐松懈下来之时,打击却突然的降临在他们的头上。一支中国海军陆战队精锐的别动队出现在了北安达曼群岛的主岛—北安达曼岛之上。印度军队几乎难以相信这支突然显身的军队是从那里出现的。第一支发现他们的印度军队是驻守在全岛唯一的制高点—海拔750米的马鞍岭半山腰的要塞炮兵。
马鞍岭原本是印度军队北安达曼群岛防御的中心点,按照印度军队的预定计划,他们将在滩头和内陆逐步抵抗中国军队的两栖突击,而马鞍岭上的炮兵则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以坚固工事之内的远程炮火支援印度军队的抵抗,不断的消耗对手。而一旦中国军队控制全岛,印度陆军可以龟缩到以马鞍岭为中心的山地防线,依靠坚固的工事和山体坑道内充足的弹药和粮食储备继续顽抗下去。
但是原本最为结局的篇章却最为序幕上演,100多名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在他们的指挥官—风华正茂的冷紫翎上校的率领之下,在东盟舰队的炮击开始之前,就通过武装泅渡秘密的渗透到北安达曼群岛的中心位置。当印度军队的注意力为海平面上的舰队和直升机群所吸引之际,这些轻装步兵小心的从岛屿西北的丛林地带渗透上陆,谨慎而又大胆的穿插到了印度军队的心脏地带—马鞍岭。
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在逐渐浓密的夜色中在马鞍岭全面展开。被突然出现在阵地前沿的中国士兵打懵了的印度陆军根本无从判断对方的实力。一时间“中国人来袭”的误警在全岛各处此起彼伏。印度陆军原本预定的防御体系被彻底打乱了。而在攻击马鞍岭要塞工事的同时,冷紫翎上校还不断的从自己手中有限的人力之中抽调出精锐组成战斗小组,不断的在印度陆军的混乱的战线之上到处点火。
加上东盟舰队在黄昏时分突然加强的电子干扰,印度陆军的指挥系统出现了空前的混乱。面对着无线电里断断续续的命令,印度陆军岛上各单位顷刻间失去了联系。部队的指挥官只能凭借自己的判断进行调动,而在夜色之中这种失去协调的行动无意只能令局面更为复杂。一边是不断要求增援的马鞍岭要塞,而另一边则是向马鞍岭要塞前进的印度陆军不断与仍在原地驻守的部队发生难辩敌我的交火,在黑夜之中这些印度军队往往要打到刺刀见红的距离才发现原来刚才那一系列的战斗不过是自相残杀。
而就在马鞍岭下印度军队撕杀正酣之际,要塞内的守备部队已经出现了崩溃。在那些构筑严密的坑道之内,印度陆军驻守的主要是缺乏近战训练的炮兵,面对不断从通风口里扔进来的手雷和烟雾弹。这些部队的抵抗意志开始动摇,不断有人从炮位上惊叫着逃走。在他们的被黑夜蒙蔽的双眼之中,只能看到山下不断闪烁的火光,增援部队无疑已经被中国人隔绝了,他们孤立无援,而中国人已经包围了这里。
马鞍岭坑道里的战斗在午夜时分就已经基本结束。一千多名的印度炮兵放弃了坚固的工事逃下山去,而冷紫翎上校的突击部队在控制这座山地要塞的过程中仅伤亡了不到十人。在漆黑的北安达曼岛夜空之中,几枚紫红色的信号弹冉冉升起,指引着在“差克立。纳吕贝特”号航母已经起降多次的直-8f通用运输型直升机群,向已经易手的马鞍岭方向全力飞奔过来。
等到印度军队在黎明时分从彻夜的混乱中逐渐平静下来,中国军队在马鞍岭地区已经集结了超过一个营的守备力量,而更为糟糕的是冷紫翎的手中掌握着足以覆盖全岛的远程炮火—那是印度军队的要塞炮群。虽然印度炮兵在放弃阵地之前也进行了一些破坏,但是剩下的大口径火炮和弹药仍足以将印度军队在整个上午收复马鞍岭的企图化为泡影。
上千名印度陆军的尸体遍布在马鞍岭周围的丘陵上,在他们倒下之前应该不止一次的抱怨过马鞍岭防御体系的设计者,正是他们挥舞着电锔将利于步兵攻击的丛林砍了个干净,为这座山体要塞扫清了所有的射界。印度陆军从下午开始冒着海面上东盟舰队的炮火将滩头阵地的火炮集中起来,用来压制马鞍岭方向中国人的炮击,但是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又一次失败的行动。
马鞍岭的岩层根本不畏惧这些野战火炮的威力,相反坑道内的重炮可以轻易的将印度陆军一个又一个的炮兵阵地摧毁。印度陆军又一次在马鞍岭下撤了下来,原本留给中国人的“伤心岭”看来只能留给印度人自己伤心了。而在中国—东盟联军第三两栖登陆舰队第二天夜间的行动之上,又用一个营的缅甸轻步兵通过直升机群被运上了马鞍岭。印度陆军虽然试图通过防空火力阻击对方的增兵,但是这些防空炮火一旦开火,就会立即遭到马鞍岭方向重炮的打击。印度人不得不面对明天黎明更为艰难的攻坚。
而在第二天的战斗开始之前,印度陆军惊异的发现在马鞍岭方向上的中国—东盟军队竟然脱离的坑道工事摆出对攻的架势。而在一线与印度陆军正面冲突的也不再是身着海洋迷彩服、手持95式自动步枪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印度陆军从望远镜可以看到一个个身着绿色军服、手持类似于俄制ak-47自动步枪的身影。“缅甸的山猴子来了?”印度军队的指挥官不禁有些得意。
印度陆军对中国人有与生俱来的恐惧,这一点在大多数印度军队中都是无可置疑。但是对于一向被西方宣传为“暴政前哨”的缅甸军队,印度陆军却有着莫名的自豪感。一个连国内治安都无法有效控制的军政府能有多大的战斗力,这或许就是印度军队对缅甸军队心理优势的缘来吧!
但是战幕一经拉开,印度陆军就体会到了对手的恐怖。这些早已在国内熟悉了战地、丛林作战的士兵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准枪法和诡异的战术。往往不等印度军队反应过来,对方已经出现在侧翼两百米距离之内,随后是雨点般的手雷、精准的点射,不等印度军队稳住阵脚,对方已经挺着刺刀冲到了近前。
印度军队被逐出前线之后数百米之后,才回味过来这些战法竟是如此的熟悉。一时间中国士兵着缅甸军服参战的谣言开始在战线上四处传播。实际上这种说法竟有其根据,又不完全正确。参战的缅甸陆军第101轻型步兵师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缅甸军队。但这些士兵的身上却都或多或少的流淌着中国的血液。
在那些火热的文革年代,无数怀揣着“解放全人类”理想的中国知识青年在“政治边防”抵达了中缅边境。在当时缅甸北部的缅共和政府军的冲突之中,这些以格瓦拉为偶像的热血青年,又不少翻越国境自愿的加入到缅共游击队的洪流之中。他们甚至一度成为缅共的主力军参与了攻打腊戌的战役。这些青年中有些回到了祖国,有些则永远留在异国。
而其中的佼佼者,则更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大都当上已经了缅共高级军官,2002年泰缅两国发生边界军事冲突,缅甸军队一度败落,多数争议地段落入泰国之手。据说缅甸政府一度向缅共求援,请那些昔日红卫兵小将帮忙。两个旅联手在泰缅边界采取敌驻我饶、指北打南、分割包围等游击战加运动战的战法,深入泰国境内切断泰军后援,选择有利的时机,在不利于泰军机械化作战的地段,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不到三个星期就把失地全数夺回。因为缅政府是按夺回的土地面积向游击队付费的,所以当缅军新任边防司令前去接防时,红卫兵旅长拿着泰国地图问:你还要我拿下哪一块,曼谷你要不要?
当然这些故事太过传奇,往往不足为信。但是长期驻守在缅甸北部木谷县的缅甸陆军第101轻型步兵师却是缅甸众多军队中绝对的异类。这支部队的成员主要来自缅甸东北部的中缅边境地区,这里的居民世代与中国为邻。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变迁,都有中原移民由此进入缅甸定居。而近代以来除了支持缅共的知青之外、退入缅甸的国民党军队余部也多在此定居。
这些中华儿女的后裔保留着祖先的种种优点。在中缅边境上他们不仅建立5万多平方公里的三个繁荣的经济特区,更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缅甸政府达成和解协议之后,以自己的财力和军事力量支撑着缅甸政府对这个国家北部的统治。而他们组建的第101轻型步兵师则正是这些华夏儿女溶入缅甸的证明。这支缅甸军队中训练有素的机动力量,一度被作为缅甸政府手中的救火队。而此次配合中国-东盟联军对安达曼群岛的战斗,第101轻型步兵师更是担任着负弩前驱的先锋。
在被缅甸陆军第101轻型步兵师击退之后,印度军队的信心彻底崩溃了。当第三波次的垂直空降部队抵达马鞍岭之后,印度陆军开始出现正建制的缴械投降。北安达曼群岛可以说是安达曼群岛之中最先陷落,仅仅抵抗了四个昼夜,战斗就大致结束。而刘舒畅此刻走下这决定战局的马鞍岭时,一个陌生的缅甸军官出现在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