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败落了。
如今写诗的比读诗的人还要多,这是现实。有人说这就是诗歌衰败的标志。
哪些有名的大诗人,没有了文学皇冠的帽子,没有了供需的皇粮月俸,自己降为了一般收入微薄的市井臣民,诗歌就衰败了吗?我倒认为没有那么严重。
至于说常常有人以此危言耸听,发表一些文章大谈如今诗歌的发展已穷途末路,我看某些人倒像清朝失去特权后的八旗子弟在市井间发出的哀叹和呻吟。
如今在网上写诗的人越来越多,原因是人不单需要去体育场听流行歌手的唱歌,有时也需要一个人抛开市井的繁杂,和着海浪、和着山谷的回音吼上两嗓子,吐一吐内心的情感和生活上愤懑。
诗歌肯定不会像某些人说得那样悲哀的走向没落。不过,真正静下心来读诗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少了。有人说平和的时代出不了伟大的诗人,这是诗人的罪过。有人说利益竞争淡化了人的思想情感,这是读者的罪过。
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还有一些诗人饿着肚子能写出让人看的诗已实属不易;而许多读者能抛开网上金钱美女、权利欲望的诱惑,能够在深夜读上几行思来无趣,嚼来无味,引不起勃起,激不起高潮的文字更实属不易。
前年的一个某月某日,我在书店一时兴起花十八元买了一本中国诗选水仙卷。晚上床上倦怠前读了几首,其中大多数行句过目既忘留不下片点烟云,只有潘志光一首题目叫肉骨头的短诗,至今让我常常回味。这里我不妨把它摘录下来:
路上走着三只狗/相互间十分亲昵/篱笆。草垛。小溪/有序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不知是谁/扔过来一块肉骨头/三只狗争抢/三只狗的嘴边流着血
有一个高个子的男人/持锄冲出大门/三只狗像三片落叶被风吹开/六只血红的眼睛睁得
像黄昏一样大/仍然盯着这块骨头/高个子男人飞起一脚/将肉骨头踢进池塘
路上走着三只狗。相互之间十分亲昵
说实话,七十年代我上小学和初中时曾一度喜欢读诗词。那时唐诗宋词是读不到的,只读过毛主席的一些诗词和雷锋之歌,欧阳海之歌一类的诗歌。后来又读过贺敬之、藏克家写的一些诗。再后来参加工作之后,工作、生活、仕途、前途几乎占据了大脑的所有空间,自此既没有了读诗的兴趣,也没有了读诗的时间。所以,关于什么是现代诗,什么是好诗,早已没有了什么概念和标准。
读完这段句子,感觉自己以其是在读诗,倒不如说是在听潘志光老师讲故事;以其说是记住了诗中一些朴实含蓄的句子,到不如说是理解了故事深邃的含义;以其说眼前浮现出三只狗相互争抢一块肉骨头的场面,到不如说这段话常让我想起工作二十多年来所遇到的某些人和某些事。
路上不知谁丢的一块肉骨头,把三只狗的狗性淋漓尽致的给引逗了出来。潘志光的一篇肉骨头,把某些人的人性也淋漓尽致的勾画了出来。前面我已声明我不太懂什么是真正的诗,但这样朴实易懂富于想象的文字,哪怕它就像我手机上经常接到的短信一样通俗,我也会牢牢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