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1章 陈艺文的同情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与其他因果解耦技术,嗯,比如如基于统计学的方法相比,群论方法在效率、准确性和应用范围上有何不同?”

    “各位老师,这个问题由我来解答。”

    陈艺文站了起来,朗朗开口道:“我们的技术是通过利用对称性和群的性质来识别和解耦因果关系。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系统的因果推断时,可以更有效地揭示变量间的结构和动态关系……

    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如回归分析、贝叶斯网络或机器学习模型,侧重于通过数据分布和统计关系来推断因果效应。这些方法通常依赖大量数据,且在面对混杂变量或隐藏变量时可能需要额外的假设。

    群论因果解耦可能在理论上提供一种更为直观和数学上严谨的方式来理解因果关系,尤其是在高度结构化的系统中。相比传统统计方法,只需要更少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事实上,经过我们的不断测试,这项技术不但那能提升效率,更能提供更精确的因果解耦,因为它能够利用系统的对称性质,这在复杂系统中尤为重要。它尤其适用于那些具有明确数学结构或物理规律的场景……”

    ……

    国家科学进步奖的评审会议现场,陈艺文正昂首站在那里侃侃而谈。

    乔泽、苏沐橙、谭景荣、李建高几个人则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听着陈艺文发挥。

    乔泽懒得回答这种问题,苏沐橙跟李建高对于在这种场合出风头没什么兴趣,谭景荣是内敛的性子,而且平时很忙,没空背那些早已经被豆豆准备出来的标准答案,所以这个重要的任务就交给了陈艺文同学。

    没错,现在回答的内容都是陈艺文花费了三天时间背下来的,背的很熟练,能用倒背如流来形容。

    会议开始前,豆豆便做好了汇报用的ppt,并针对这一课题准备好了二十七個问题,还符上了最标准的答案,只要把那几千字都给背下来,应付这种会议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真遇到评审专家们问那些细节部分的数学原理方面的问题,还有乔泽坐镇。但根据豆豆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大概率是不会问的。因为群智系统已经经过了市场的验证。

    有为的相关产品已经卖爆了,豆豆又是全球公认最强的人工智能技术结晶。真要去问那些超难的技术细节问题去为难人,那就是评审委员们的智商有问题了。

    但显然这是个伪命题。

    起码在没有利益之争的时候,今天能坐在主席台上的专家们,智商绝对是超过了平均线很多的。

    哪怕有利益之争,以乔泽如今在学界的声望,这种时候除非脑子犯抽了才会为难这个项目成员。尤其是乔泽自然科学奖的横空出世……

    以还活着的顶级数学家命名的自然科学奖项,而且这人才二十多岁,甚至还没到适婚的年纪……

    是的,乔泽教授打算奉子成婚,结果办手续的时候才发现年龄不够这事,已经传出去了,许多人听到这个八卦时,会忍不住会心一笑,但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

    说实话,绝大多数人会刻意的去忽略乔泽的年纪。

    一位数研所特聘科学家,正研级研究员,自然科学基金会专家库成员,893计划首席科学家之一,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奖候选人,乔代数几何理论开创者,强人工智能设计总指挥,华夏自研光刻工厂项目理论创始人,无人深海集团系统总指挥,解决了杨-米尔斯猜想跟哥猜的数学天才。

    更别提这位还掌控着材料模型、并发现了新元素,拿到了克拉福德数学奖,不过已经明确放弃领奖……

    拥有这一系列名头的大佬想要结婚,竟然被发现因为年龄不到拿不到结婚证,是真会让一众专家们笑着笑着便哭出声。

    毕竟换了他们,以上成就在三十岁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基本都能用来吹一辈子。但乔泽不但全完成了,而且今年还不到22岁。

    华夏的人口基数总是能出现很多牛人,但牛到这种程度的,上下五千年里大概真就这么一个,还没法模仿。

    当初乔泽搞出群智项目之后,家族的整个谱系就已经被调查过一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大概是基因突变的有些狠了。而且突变都集中在脑子上才能有这种结果。

    毕竟乔泽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算高。甚至在这年头能用文化程度较低来形容。

    最终结论只能是天赋这东西本就是不讲道理的,以及天佑华夏。

    所以此时答辩现场的情况是陈艺文站在那里,昂首挺胸侃侃而谈,但台上专家的目光其实都集中在乔泽跟他身旁的苏沐橙身上,乔泽目光涣散无神的平视前方,不知道脑子里正在想些什么,苏沐橙则撑着脑袋看着身边的陈艺文回答问题。

    至于李建高跟谭景荣,大概就是全程划水。

    当然,需要两人发表下意见的时候,还是没问题的。

    其实谭景荣还是很激动的,不过已经激动过了。

    主要是早早的从李建高这里得知,群智课题肯定能得奖,今天的答辩过程也就是走个过场……

    是的,人总是这样,追求的目标还没得到的时候,会很激动,甚至彷徨,一旦得到了,就会觉得不过如此,甚至索然无味。

    尤其是对于谭景荣来说,他已经决定接受有为集团的offer,合同都已经签了,拿了毕业证就直接去有为在西林的智能研究所报道。

    不是不想留在西林数研所,这段时间的科研经历已经让他意识到,科研这条路其实并不是太适合他,未来天赋不够的情况下,留在数研所会很累,不如去有为做个工程师。

    这对天赋的要求不高,只要勤奋些,总能做出贡献。更别提他还是李建高的学生,跟西林数研所里许多人的关系也不错。算是有着坚强的后盾。

    ……

    终于陈艺文的发言完毕,他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主席台上已经响起了掌声。

    其实对于坐在主席台上的评审专家而言,也是希望最好不是乔泽主讲,所以项目组由陈艺文来出风头大家其实都挺满意。

    其实专门把李建高邀请来参加评审会议,就是考虑到怕出什么问题。

    一般而言这种会议,是坐在台下被审核的课题组成员紧张。

    但关于乔泽的项目,主席台上提问的专家其实也挺紧张。

    万一某个问题问错了,让乔泽觉得不爽,站起来反问几句,还被问住了真的很伤面子。

    恰好这一块乔泽是有前科的。

    当年乔泽的博士论文答辩组织的提问环节,罗伯特·史蒂芬就曾问过一个愚蠢的问题,乔泽极为不给面子的态度让这位数学界的知名学者甚至可以说是泰斗级人物,直到现在还没有公开出席过任何一次数学界的活动。

    据说连美国科学院举办的数学春季会议都直接拒绝参加,每天都呆在伯克利分校的后山上不知道研究些什么。

    同理今天李建高的任务其实就是,万一台上的评审专家问了什么不太符合乔泽心思的问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