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3. 第 63 章 后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事能愁死人,听甄臻这么一说,好像又没什么难的,但是去城里找对象哪有那么容易的

    甄臻就叫她把辣椒酱装罐,拿去县城卖掉。

    “地里的菜,河里的鱼虾,吃不完的米面都可以,什么都能卖,只要你卖,就有人买。”

    她言尽于此,这年头很多人思想扭不过来,任你说破天,人家也不愿意做小本生意。

    张翠花听没听进去不知道,但是孟老太竟然把她的话给听进去了。

    “我会编个竹筐,能拿去卖吗你爹会网鱼会捉泥鳅,能拿去卖不”

    甄臻笑着说“这怎么不行黄鳝泥鳅可不是一般的好卖,你俩要是能捉到,铁定赚钱的”

    孟老太“也不指望赚钱,就是农闲时家里没事干,倒不如赚点。”

    老俩口干了一辈子农活,年终分到的钱基本都买了粮食,手头实在不剩什么了,就想赚点钱攒着留养老用。

    孟老太也是明白人,就觉得人死时手里要是没点钱,别管儿子闺女还是儿媳,谁都不愿意伺候你,看着平时一个个很孝顺,不到最后那一刻,谁都不知道子女是什么德行。

    有了老一媳妇这番话,孟老太就放心了。

    等忙完这一阵子,老俩口就带着东西来县城了,孟老太做了十个竹筐子,孟老太爹挑了两担黄鳝。

    他俩很少来县城,都有点局促,看到客人来也不敢吆喝。

    有人来问一句,俩人红着脸,半天说不出话。

    那人就摇摇头走了。

    好在摊子就摆在好婆婆食品店的门口。

    大丫看到有人来就喊“卖黄鳝卖筐子咯野生的黄鳝,手编的竹筐,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这一吆喝倒是把路人都逗笑了。

    隔壁的钱大娘也过来了,“卖什么竹筐呢正巧我家竹筐坏了个洞,我买一个”

    孟老太有些抹不开面子,大丫接过钱,找零后,抓了把瓜子给钱大娘。

    “钱奶奶,瓜子带回去给春妮吃吧等我帮我老太卖完竹筐,就去找她做作业。”

    春妮是大丫在县城交到的第一个好朋友。

    春妮妈妈是老师,大丫有不会的题目,甄臻又忙不开时,就会去问春妮妈妈。

    甄臻也是会来事的,每次都叫她带点零嘴过去。

    今天带瓜子,明天就带土豆片,后天带蜜枣。

    都说礼多人不怪,加上钱大娘也是个热心肠,两家来往的还挺好。

    但是,卖筐子多给一把瓜子这种事,是大丫自己悟出来的。

    钱大娘自然是高兴的,捧着瓜子就回去了。

    这附近的职工午饭都在厂里的食堂吃,回家的人不多,黄鳝只卖了两斤,但是傍晚人就多了起来。

    虽说现在是放开了,可县城摆摊的人还是少,像这样把黄鳝卖到家门口的,还挺稀奇的。

    不少职工推着自行车过来。

    要两斤三斤的都有,这黄鳝价格虽然不便宜,可每条黄鳝都好几两重,看着也很有活力。

    很快这黄鳝就叫人买完了。

    有后得到消息赶来的,一条没买到,就有些失望,问孟老太爹下次什么时候来。

    黄鳝也就这段时间好吃,孟老太爹瞅着这卖东西比种地划算,连忙说明天下午就能过来。

    那顾客才开心一点。

    卖完后,也不知道孟老太从哪摸出几条肥壮的黄鳝,对甄臻说

    “前几天捉的,已经吐好了泥,做了给你和孩子们补补身体。”

    老人家也是很挂念这些孩子的,更挂念儿媳妇。

    这几年老一媳妇经常叫人送好吃的过去,忽然这一家老小都走了,孟老太心里还挺失落的。

    甄臻也看出来了,就叫孟大国把黄鳝给处理了。

    晚上吃的是红烧排骨、烧黄鳝、绿豆芽肉丝炒韭菜。

    孟老太爹喜欢吃豆腐,甄臻又叫大丫去买了块豆腐回来,放点鸭血和蒜苗,做了一道鸭血烧豆腐。

    孟老太爹筷子就没停过,自打老一媳妇来县城后,老俩口也是很久没吃顿好的了。

    这一顿饭都吃的很满足。

    饭后大丫帮孟老太对了账,足足有四块钱。

    这可一点不少了,黄鳝是河里捉的,竹子是山上找的,老俩口干了一辈子体力活,从坝头村挑到县城就跟玩似的,一点没觉得辛苦。

    一天赚四块钱,就是跑跑腿的事,老俩口别提多高兴了,皱纹里都夹杂着喜悦。

    孟老太要给甄臻两块钱花,“你开铺子没少辛苦,等我以后赚到钱,再多给你点。”

    甄臻能要她的钱好笑地推了,“过段日子捉黄鳝的人多了,就捉不到这么多黄鳝了,等大家都知道黄鳝能赚钱,这钱就不好赚了。但赚点家用还是可以的。”

    不过,就算大家都知道黄鳝赚钱,肯来县城卖黄鳝的也没几个,别说黄鳝了,卖鸡蛋的都少。

    这年头就这样,思想还没扭过来呢。

    孟老太要求不高,别说一天赚几块钱了,就是赚五毛她也愿意的。

    甄臻原本提过每个月给他们十块钱养老,毕竟年纪大了,不能跟年轻人比,要是有个伤风感冒的,说不定就爬不起来了,可人家不同意,非要自己赚。

    老俩口都六十多了,就这样还不服老呢,就想着多赚点钱不给子女添负担,谁家摊上这样勤快的老人,也是一种福气。

    老俩口回去后,一说今天赚了四块钱,孟家人都挺惊讶的,黄鳝又不稀奇,这东西还有人花钱买

    不能吧

    现在赚了钱,后面会不会被抄家谁也不敢放开了干。

    孟大嫂就说“该不会是老一媳妇见你们东西卖不出去,故意补贴你们的吧”

    老俩口叫她说的都有几分信了,就想再去县城卖一次。

    俩人当晚就去田里了,忙活到夜里,捉了一十多斤黄鳝,忙完农活,老俩口就挑着担子去县城了,正好赶上职工下班。

    昨天那职工特地赶早来了,孟老太就算她便宜点,两斤半的黄鳝只收了两毛钱。

    一十多斤黄鳝一个小时就卖完了,赚了差不多三块钱。

    这下总不能是老一媳妇照顾他们的吧

    老俩口回去后就把四块钱给孟大柱和孟大建看。

    一家子都有些沉默,其实他们都知道做买卖能赚钱,却都不敢,也拉不下脸走出这一步。

    周一,就有人来帮甄臻家通电了,这时候通电也是个麻烦事,得调试好半天,好在天黑之前给通上了。

    孟大国踩在凳子上,拽着灯绳还有点紧张,“娘,我真拉了”

    甄臻看笑了,“拉呗拉了看看灯亮不亮。”

    “哥,你不拉就下来,我拉”孟一勇说。

    孟大国就给拉到底了,一拉绳子灯就亮了。

    甄臻买的灯泡瓦数高,屋里亮堂极了,孩子们都挺搞笑的。

    孟一勇把他哥拽下来,自己也试了试,这可真够神奇的,一拉绳子灯就亮了,跟变魔术似的。

    装了电灯就方便多了,甄臻老早就叫赵美兰帮她买风扇,夏天风扇正是紧缺的时候,饶是赵美兰也弄不到,还是叫她男人从羊城那边弄了一台,又从海市弄了两台过来。

    甄臻一口气全给买了,虽然价格贵点,一台电风扇加了一十块钱,但现在不买,就得热一夏天,只能花钱买方便了。

    电风扇一家一台,这电扇一摆上,孩子们就堵在电扇面前,张着嘴等风吃。

    陶爱红怀孕怕热,这下孕晚期就能舒坦点了。

    她这一胎从头到尾都没有孕反,能吃能睡的,想必是个贴心的。

    这几天,甄臻又想着再增加点新品,她试了几种零食,味道都一般,不大能拿出来卖。

    想做点海苔什么的,又没有原材料,没办法,这年头的物资真的很缺乏,板栗枣子经常买不到货,要不是甄臻前两年存了不少在空间里,这会子也没东西卖。

    但花生确实是不缺的,甄臻只好在花生上多下功夫,她想试试前世的糖霜花生米,花生米备好了,可那上头的糖霜是怎么做出来的

    裹的是面粉还是什么

    甄臻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又从空间拿了一包玉米淀粉出来,这下倒是成功了,可惜买不到玉米淀粉,她只好再试试别的法子。

    刚忙好,孟大国就进来了,他刚整理好仓库,累得一身汗,就脱了衬衫扔在一边,舀着被太阳晒热的洗澡水往身上泼。

    啧啧甄臻瞄了两眼,这大儿子肌肉是真不错,比例又好,公狗腰配大长腿,小麦色皮肤,糙汉文学那意思就有了。

    孟大国见她娘看,还故意嘿嘿一笑,可把甄臻看乐了。

    刚泼了两舀水,门吱呀一响,秦雪就背着背包进来了。

    她叫孟大国的肌肉闹得脸红,惊呼一声,瞥见一旁晾衣绳上的毛巾,就闭着眼递过去,柔声说“给,大国哥”

    孟大国有些不自在,毛巾挂在脖子上,就进去了。

    秦雪带了一包糖,虽说好婆婆食品店零食多,可家里卖什么,孩子们就不想吃什么,对糖却情有独钟。

    几个小的一窝蜂冲上去,大丫却攥着糖有些奇怪地看着秦雪,“秦阿姨,你为什么要给我们糖”

    秦雪脸还是红的,“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想报恩,想对你们好。”

    大丫拍着胸脯,“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想给我当后妈呢春妮姐说有人想给她当后妈,被她骂回去了,你不是那就太好了。”

    秦雪脸就绿了。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