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4. 第 64 章 打秋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框最好也刷个颜色,显得亮堂”孟大建说。

    这些都是他们婶子教的,一回生二回熟,俩人很快就摸懂了门道。

    赵美兰就觉得他们很专业。

    也是这年头没有个体户,自然就没有这样的装修工,赵美兰还挺信赖他们的,全权交给他们负责。

    这俩人也是实在人,听说是婶子朋友,做事也尽心,很快就把户型改好了。

    这空间利用的是真好,一厘米都没浪费。

    看起来也干净清爽,却又还是有面点铺的烟火气。

    赵美兰笑道“我甄大姐果然没推荐错。”

    孟大柱兄弟俩也很有成就感。

    赵美兰给钱不小气,按照约定的,拿了十五块钱给他们兄弟俩。

    总共干了七天活,一人就赚了七块五,兄弟俩别提多高兴。

    回家后,兄弟俩就说起这事,孟大柱喝了口小酒,红着脸高兴道

    “我婶子说得对,以后咱不仅接盖房的活,也接装修改造,当然,地里的活咱也不能丢,省得混不好没后路。”

    赚了钱,全家人都高兴,能不能高兴吗种地一家一年也赚不到两百块钱。

    这装修要是做大了,一直有活干,一个月能赚三十块,一年就是三四百,这比铁饭碗赚的还多呢

    张巧红只顾拿钱倒是没啥触动,周淑芬却不一样了。

    睡觉时周淑芬就跟孟大建聊了聊,“大建,你觉得我卖猪头肉怎么样”

    孟大建早就看出她有心事了,睡一个被窝的人,周淑芬在想什么他能不知道

    就因为知道,孟大建才觉得不靠谱,周淑芬做猪头肉倒是不错,可就是为人腼腆,一说话就脸红。

    当初孟大建就是看中她这一点,觉得老婆话少点,不会跟家里人拌嘴,过日子清静。

    这些年,孟大建对周淑芬挺满意的,就是他爹娘,他爷奶对周淑芬的评价都比张巧红要高。

    可过日子腼腆是优点,做买卖却不一样了,孟大建怕她不会与人沟通,出去被人欺负,或者没人买东西,受打击。

    周淑芬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却还是想试试。

    她觉得自己不如张巧红,张巧红有个大学生女儿,她家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没啥着落,大建的装修来钱也不稳定,靠着乡下种地哪能发家致富啊

    再说她大女儿二女儿都还没工作,三人可以一起干,赚钱后,多给女儿点彩礼就行。

    孟大建也就不好拦着她,让她拿那七块五去买点猪头肉回来试试。

    “卖不好也没啥,不要有压力,我还年轻,种种地,再接点活,还是能养活你们的。”

    有男人这话,周淑芬也是高兴的。

    甄臻也是伺候了儿媳妇这几胎,才知道怀胎十月,可算起来怀孩子其实只有四十周,也就是九个多月,陶爱红这胎是猫冬时怀上的,具体日子算不准,但估摸着八月就能生了。

    家里养的鸡还剩下三十多只,有十只是能吃了,她就打算都留给陶爱红坐月子。

    她还叫赵美兰帮她留了麦乳精、红糖和奶粉,麦乳精是给产妇的,产妇嘴馋,吃点甜的想好,红糖是必备的,又怕坐月子时需要洗洗涮涮的,又备了两块肥皂、两条毛巾、卫生纸若干。

    崽崽的衣服是不用再做了,家里衣服都成灾了,穿三娃旧的就行。

    甄臻又把馓子、桃酥、绿豆饼等零嘴放进橱柜里,鸡蛋也备了足足一柜子,别说生一个,就是生个足球队也够吃了。

    对于婆婆的安排,陶爱红也是满意的,原想着二胎了婆婆肯定不重视,谁曾想,也是早早做准备了。

    抽了个不忙的日子,孟老太和孟老太又攒了黄鳝来县城了,今天也是下雨他们才有空出来,不过下雨了生意自然就受影响了,一天才卖了两块钱。

    但老人家还是挺高兴的,两块钱也不错的,剩下的黄鳝能卖就卖,不能卖就留着自己吃。

    甄臻叫焦蕙兰给老俩口做了衬衫和裤子,老俩口这几年的衣服都是她置办的,也是越看越高兴。

    回去时步子都比来时跨的大呢。

    大丫明年就上四年级了,原先在公社读书,一年级到四年级都坐一间教室,上一个内容,这就导致不少十几岁的孩子跟小豆包们同堂上课,周淑芬家的迎弟就跟她同桌。

    那场面也是很滑稽的。

    转来县城后,每个年级都有专门的老师和教材,焦蕙兰怕大丫跟不上班,好在甄臻一直在教她读书学英语,她文化课完全不用担心。

    考试入学时,发生了一个乌龙,老师接收错了消息,以为转学来的是个初中生,就把初一内容拿给她考,大丫就以为县城的中学都学这么难,也就坐下,吭哧吭哧写起来了。

    写完后,监考老师改了试卷,没想到这孩子底子那么好,恰好甄二哥下课了,过来看情况。

    拿起试卷一看,才发现不对。

    “别看这孩子个头高,明年才四年级。”甄二哥说。

    监考老师也没想到闹出这么大的乌龙,孟南又是甄校长家的亲戚,好在孩子考得不错,不然真没法交差了。

    监考老师道了歉,解释了事情原委,甄二哥也没怪她,但心里也有了数,回头就跟甄臻商量,让大丫跳级去读初中。

    甄臻想都没想就给拒绝了。

    “孩子虽然学得不错,但她年龄小,心理年龄还不够读初中的,升上去后,她处理不好和同学的关系,跟初中孩子也聊不到一起去,各种不适应下,难免会影响她心理健康。我寻思着想跳级就初中再说,先观察一阵子。”

    人生嘛,急什么呢紧赶慢赶,走到最后,也不过是奔向那一身之地。

    大丫早一年两年毕业,又能干什么甄臻就觉得没必要把孩子逼那么紧。

    甄二哥就也没强求,不过也特地帮大丫安排去了快班,这年头孩子底子实在是差,快班的孩子水平比大丫也差的老远。

    “阿奶,我要吃冰棍。”孟南从春妮姐家回来,就擦着汗,跑向甄臻店里。

    甄臻正在算账,边上放着一个风扇,呼呼吹着风,她头也没抬,“自己拿钱,记得记账。”

    “好嘞”大丫就拿了五毛钱。

    甄臻瞥她一眼。

    孟南冲她奶笑,“二丫、三娃、四丫都要呢,还有春妮姐,她刚才送我一个本子,我要请她吃冰棍。”

    甄臻就摆摆手,想着回头该给大丫零花钱了,要培养孩子的财商就要从零花钱入手。

    正想着零花钱的事,嘴唇忽然一冰,孟南冲她咧嘴笑,“我也要请阿奶吃冰棍”

    这孩子在爱的还怪疼人的,甄臻接过冰棍咬了一口,这年头的冰棍种类少,但价格便宜,味道也醇,还是挺好吃的。

    冰棍吃完吹着电风扇就冷了,她关了电风扇回回温,恰好有人来买东西,又帮客人称了两包瓜子。

    焦蕙兰蒸了猪肉粉丝包和干菜包子,焦蕙兰蒸包子是一绝,一直嚷嚷着要蒸点放在店里卖。

    甄臻下一步也有这打算,让焦蕙兰蒸是不现实的,她做的事已经够多了,不如找几个工人来帮忙。

    咱们国家可不缺会做面点的,可别小瞧那些个农村妇女,人家做面点,各个都是一绝,简单的面团在她们手上能玩出花样来,甄臻要是真想卖面食,可一点不愁货源。

    几个孩子围过来要吃,甄臻就道“去洗手,洗完手再吃。”

    几人就排队去洗手了。

    掰开猪肉粉丝包,香味就冒出来了,别说孩子,就是甄臻看着也胃口大开。

    正吃着饭,钱大姐就带了两个人上门来了,甄臻寻思着是钱家亲戚,谁知自家的大门倒是被人推开了。

    来人竟然是甄老太。

    要说甄臻也是好久没见到原身这位亲娘了,自打之前甄老太上门打秋风不成,被甄臻赶出去后,俩家一直没来往,就是孟华考上大学那会,闹得那么轰动,她也没上门来。

    但这几年,甄老太没少在外人面前诋毁甄臻,甄臻倒也没当回事。

    女人嘛可别把名声太当回事,把那些外在东西当回事,自己就活得不自在了。

    爱说就说呗,多骂几句心里痛快了,说不定也就不来找她了。

    钱大姐热情地把甄老太往里带,笑着对甄臻说“你娘和你嫂子来你家认门,说找了半天没找到,这不,我就把人给带回来了。”

    钱大姐也是好心,一抬头就见孟家人脸色都不大好,尤其是甄臻,一点笑意没有。

    钱大姐暗道不好,这肯定是好心办坏事了,就有些局促了。

    “她是这么跟我说的,我寻思着这是你亲娘,就”

    甄臻笑笑,“没事的,钱大姐,吃饭了吗要不要一起吃点”

    钱大姐直说“吃过了,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甄老太早就听说她闺女来县城开店了,说是干什么个体户

    真是丢死人了,当年好不容易把她给大国他爹,以为这闺女好歹能混个官太太当当,谁知她竟然没出息到出来摆摊

    不过摆摊的这么赚钱开那么大的店,吃饭还吹电扇

    乖乖,看这晚饭吃的

    清蒸鲈鱼、爆炒河虾、芹菜肉丝、西红柿炒蛋,喝的是杂粮粥,吃的是猪肉包子。

    这饭香的甄老太口水都流下来了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