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5. 第 65 章 搞事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说个大概,但是会做饭的人一听就懂了。

    赵美兰回去就跟她婆婆说了。

    她婆婆一直知道有个姓甄的大妹子很会赚钱,儿子管她叫甄大姐,儿子都听甄大姐的,婆婆自然也能听进去。

    赵美兰婆婆就照甄臻说的法子做了早点。

    果然,从早上五点多就有人来吃早餐,一直能卖到中午。

    按照如今的营业额,一天能赚五块钱,利润足足翻了一番呢,赵美兰全家都高兴坏了。

    虽说是忙了点也苦了点,可这年头的人都能吃苦,他们家没别的好处,可就是团结,一人做事全家帮忙,赵美兰和男人包括孩子,都支持老俩口的事业。

    时不时帮店里擦擦桌子拖拖地,把灶台擦得锃亮。

    这一天天口碑攒起来,很快县城里就有不少人知道她家早餐店了。

    最近这几天甚至还要排队。

    赵美兰为了感谢甄臻,就从供销社带了一包冰糖给她,甄臻也没跟她客气,恰好路边有人卖黄桃,就买了一些打算做黄桃罐头。

    黄桃罐头的做法非常简单,桃子切瓣浸泡,再放点冰糖进去一起熬煮就行了。

    黄桃和冰糖的比例大概是五比一。

    甄臻以前有个室友家里有果园,每个暑假都给她们寄黄桃,甄臻吃不完就会做黄桃罐头,做好后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下,拿出来那叫一个爽口,一点不比外面买的差。

    “娘,哪来的梨”

    孟大国刚从养殖场回来,一身猪屎味,进去冲了个澡,换了衣服才过来。

    “今早路口有个老汉卖的。”

    一车黄桃都是自家收的,还没到季节,收的不多。

    老汉是第一次出来卖东西,有点紧张,也不敢说话,甄臻见桃子不多,就给全买下了。

    老汉也很感激,拿着一块钱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自从娘开店后,咱们县城就陆续有人摆摊了。”孟二勇说。

    可不么最近甄臻就听说县城又开了一家饼店,是一对婆媳俩开的,每天晚上卖大饼。

    这对婆媳饼做的不错,买饼的人也挺多的。

    说到底大家都穷怕了,谁想挨饿受冻啊

    人来这世界上又不是为了受苦,能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自然都是愿意的。

    虽说没有冰箱,可放在水缸里冰一下,这黄桃罐头的味道也是相当不错的。

    四个崽崽一人端了一个凳子,又自觉去拿勺子了。

    大丫拿了筷子,四娃瞥了眼黄桃,“姐,给我也拿一双。”

    大丫就分了一根给他。

    四娃皱眉,“才一根怎么用啊”

    “你说怎么用谁吃罐头还要两根筷子”大丫狠狠鄙视了一顿。

    四娃被她姐鄙视的有点郁闷了,不过黄桃罐头很好吃,他很快就高兴过来了。

    二丫和娃筷子用得不好,干脆就用手拿了,吃完黄桃又捧起碗,把甜滋滋的罐头汁一口给干了

    吃饱喝足,崽崽们都很满足,大人们也挺高兴的,甄臻就琢磨着黄桃罐头的可行性。

    做也可以做,但是没有卫生许可证,卖点凉菜倒还好,这种需要长期储存的食物,她还是怕有事端。

    黄桃罐头就暂且搁置下来了。

    这段时间,焦蕙兰手头也接了不少活儿,主要是做秋装,因为口碑出去了,来找她的人可真不少,忙到陶爱红都大着肚子帮她送衣服,焦蕙兰就想把宋小红给找来。

    “她话少,不爱嚼是非,做事也稳当,虽然还不能出师,但也可以帮我打打下手。”

    甄臻也觉得可行。

    宋小红比宋小玉稳当多了,宋小玉是个大sai迷,孟华去京城读书后,宋小玉一直失魂落魄的,倒是宋小红说离婚就离婚,看似是个闷头,却是个有主见的。

    “娘,工资你觉得多少合适”焦蕙兰问。

    “按理说学徒期应该不给什么工资的,但以咱们两家的关系,不给工资说出去又不好听,再说宋小红也确实能帮着做衣服,不如就二十一个月吧用得好再给她加钱,用不好再说用不好的话。”

    焦蕙兰也觉得可行。

    这些年没有高考,就多了不少辍学青年,再加上知青回城后找不到工作,没有工作的人确实挺多的。

    可没有个体户就表明没有工作岗位,像孟丽这样有点资历的正式工,也不过是从十五元工资上来的,二十块钱不算少了。

    事情说定了,甄臻就回去跟张桂花说了这事,张桂花哪有不同意的

    二十块钱这是天价了别说二十了,就是十块钱也是愿意的

    她闺女压根都没出师呢,再说之前都是焦蕙兰教的,一上来却拿这么多钱,张桂花也过意不去。

    “桂芝,真谢谢你,我一直愁我家小红这事,她要是能有个稳定的工作,我也就能睡个踏实觉了。”

    “不用谢我,主要是你家小红性子好,能干活。”

    “也是,不是我自夸,我家小红性子最沉稳不过了,你说这么好的性子,嫁给那杀千刀的,整天给他洗衣做饭,伺候他一家老小,就这样还不知道感激现在小红不伺候他们了,出去工作还能赚二十块钱,以后混好了,叫他老陈家后悔去吧”张桂花是真咽不下这口气。

    甄臻陪她闲聊几句,苟子娘听说她回来,就也过来了,还问了县城的情况。

    “没人抓吧”

    “没有人,中央支持个体户的,现在大城市可多人干这个了。”甄臻说道。

    苟子娘也是看到孟老太老俩口会去县城卖个黄鳝,苟子娘家人口多,放开后又把房子东边那块地圈起来种地了,主要是种点粮食和蔬菜,养了鸡鸭鹅。

    夏天蔬菜长得好,就剩下不少,鸡鸭鹅也能卖钱了,乡下人可舍不得吃这些,就想换点钱回来过日子。

    “你说我能卖吗”苟子娘琢磨道。

    “怎么不能你就带去我店门口吧偶尔来个一次两次,不耽误我做生意,倒也没啥。”

    苟子娘有点不好意思,在人家门口卖东西,这可不太好。

    看甄臻不介意,她心说这是看在多年的情分上,也是觉得这老姐妹处得挺值的。

    甄臻摘了黄瓜和西红柿,有张翠花帮她看着,这地里的东西倒是没人摘,就是秧苗被踩坏了一些,看着像大鹅或者狗踩的。

    “不知道谁家大鹅,一直没让我逮到”张翠花道。

    甄臻倒也没太在意,又摘了点韭菜和茄子就去孟老大家坐一坐。

    张巧红正在洗漱,几个孩子在玩,最小的超娃都长挺高了,听到她进门,几个孩子都扑上来喊她婶奶奶。

    也是甄臻性子好,这几个孩子哪次去她家她不给孩子拿好吃的孩子心思简单,谁给吃的就觉得谁好,也都挺喜欢她的。

    甄臻陪他们玩了一会,一个背着布袋的高挑姑娘就进门了,姑娘戴着一副眼镜,看着很有知性气质。

    甄臻开始还没认出来。

    还是孟招弟喊她一声,她才笑道“招弟变漂亮了,婶奶奶都不敢认。”

    孟招弟叫她夸得不好意思,她上来挎着她的胳膊。

    “婶奶奶,我可想你了真的上周末我跟程素出去爬山,程素还嚷嚷着要跟我一块回来。但你是知道她的,她从小就寄住在她姑姑家,她爹娘的财物都叫她姑姑给占了,她手头拮据,实在买不起车票。”

    孟招弟和程素都在京城,京城会约出来一起玩。

    俩人都没啥钱,通常会选择不要钱的爬山项目,或是免费的博物馆,要钱的都得考虑一下。

    原著中,程素作为虐文女主确实有个悲惨的童年。

    她这姑姑对她不好,下乡也是顶替了姑姑家孩子的名额,程素下乡后,她姑姑一双袜子都没给她寄过,恨不得程素死在坝头村呢。

    程素每个月都会给甄臻写信,甄臻知道她没钱,每次回信时都会带一张新邮票和信封。

    “我知道,你告诉她不用回来看我,先好好完成学业再说。”

    大学还有两年多才毕业呢,毕竟是正规大学,跟孟华的工农兵大学还不一样。

    “还有我孟华哥,说是读研,可京大都找不到他人,他导师想叫他留校还被他拒绝了。”

    孟老太昨天听到这事也是觉得天塌了,大学老师这么好的职业,考上就可以留在京城,拿城里户口了,孟华竟然这么轻易就给拒了

    孟老太愁道“桂芝,你也说说他,这孩子不知怎想的,那京大是谁想留就留的吗”

    甄臻知道长辈的担心,但也尊重孟华的选择。

    留校固然好,可再往后推十年,多少人辞掉铁饭碗下海

    以孟华的能耐,这可不是赚几千几万的事,以后只会更多,他不想留校就不留吧。

    不过,她不能对孟老太这么说,说了老人家更担心,干脆就答应下来,说会回去好好劝劝的。

    周淑芬听说她回来了,就从大川家过来了,手里拿着毛线团,“婶子回来了”

    甄臻颔首,“淑芬好像瘦了”

    周淑芬低着头有些沮丧,昨天她做了猪头肉拿去路口卖,倒有不少人过来问她什么价。

    可她太害羞了,见到生人就脸红,又怕人家嘲笑她的口音,说话别别扭扭,头也不敢抬。

    人家奇怪地看了她老半天,没买就走了。

    一天下来,周淑芬只卖了一单,那大姐是个急性子,见她温温吞吞的,自己夹了凉菜称重,付了钱就走了。

    这一单赚了五毛钱。

    剩下的猪头肉没卖掉,天气热又没法保存,只能家里分着吃了。

    周淑芬这情况倒也不算什么,好多乡下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呢,还有的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

    不少人去城里就不自在,不认字,不认路标,不会说普通话,可不就怕城里人笑话吗

    甄臻尝了尝周淑芬的猪头肉,这味道确实不错,别人做不出来。

    她想了想就说“不如就供给我店里吧但我买你的货,要自负盈亏,卖不出去我就得贴本,所以我给的价格不会太高,但肯定让你有的挣。”

    周淑芬眼里直放光,“婶子,赚多赚少无所谓,能赚点补贴家用就行,咱是一家人,没那么见外。”

    “一家人也得说清楚,只是你这边能保证供货稳定吗真要给我供货每天都得能买到猪头。”

    周淑芬昨天那猪头肉是从娘家村里买的,正好有人杀猪她就买了一些来试试水,真给她婶子供货,这猪头肉的来源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周淑芬不敢保证,就有些犹豫。

    甄臻这边最不缺猪肉了,这年头猪肉贵,可猪头猪蹄就不太需要票,价格也便宜,只有猪肉价格的四分之一,大约两毛钱一斤。

    不过想要保证供货稳定,就得在各个食品站都有关系,这家供不上货就去那家。

    这种事孟二勇做得来,周淑芬和孟大建却做不来。

    “这样吧我帮你在我附近租个房子,我来找货源,准备灶具什么的,你每天做好货拖到我店里,我按比例给你提成。”甄臻提议道。

    孟大嫂就问“她婶子,什么叫比例,这钱怎么分”

    “你们要是去的话,租房子的钱我来出,放我铺子里卖。有两种方式一是卖不完的猪头肉,由咱们一起承担,这样大家五五分;二是卖不完的猪头肉由我来承担,四六分,你四我六,卖不完也算我的,我还是照给你提成。”

    周淑芬胆小,不敢担一点风险,再说人家出人力出租金出铺子,还给她四成,她觉得很不错了。

    要不是婶子拉她一把,她一分钱都卖不出去的。

    这人气说到底都是婶子那店里带来的,就是付她工钱,她也乐意的。

    “我选第二种。”

    “行,那我回去拟个合同。”

    “合同”周淑芬有点紧张,“咱是一家人,还要合同呢”

    孟招弟解释道“婶子,合同就是规范大家行为用的,比方说合同上会规定你供货必须选用好的猪头肉,肉没异味,不能用过期肉,做的过程要卫生规范啥的。你给婶奶奶供货,其实婶奶奶是有风险的,万一你的东西出问题,都要她去赔偿人家的损失,所以要有合同的。”

    孟招弟帮她解释,甄臻也就不用当这个恶人了。

    周淑芬倒是能理解,也决定要更认真地给她婶子干活。

    眼看天要黑了,甄臻起身要走了。

    孟老太又给了她两条鱼带上,知道她爱吃龙虾,特地叫孟大柱去田地网龙虾,这年头龙虾没人吃,几人说话的功夫就叫孟大柱网了不少。

    晚上焦蕙兰就烧了鱼和龙虾,贴了小鱼锅贴,甄臻吃得别提多满足。

    次日下了一场雨,下午雨才停,宋小红就过来看看情况了。

    “婶子,没住的地方吗”宋小红家里没自行车,也是担心来回太浪费时间,耽误事。

    这点甄臻也考虑过了,乔大娘家前院多出两间屋子,原先是老俩口在住,但她家后院也大,能收拾一间柴房出来。

    听说甄臻这边想租个房子,乔大娘就主动说搬去后院住,把前院留给甄臻免费用。

    甄臻哪可能真的免费用就提议租下乔大娘的房子,一个月租金五块钱。

    五块钱着实不少了,这一年六十块钱都够家里吃饭用的了,有这笔钱,家里至少生活不用愁,花钱就能宽裕点。

    乔大娘一家都挺高兴的,昨天下午就把房子腾出来了,甄臻签了合同付了钱,又叫孟大国给重新刷了白漆。

    这白漆一刷就显得亮堂,甄臻还大气地装了个吊扇,里头放几张床,这也是相当不错的员工宿舍了。

    宋小红没想到还包吃住,也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下午就帮焦蕙兰忙活了,她做事利索,虽然技术不如焦蕙兰,但速度真比焦蕙兰快不少。

    甄臻细细看过她们的图样,虽说做的不错,却也不是不可替代的,真要做大做强,还得有点新花样。

    她就考虑去趟海市或者羊城。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