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说:“诸侯虽多,真正能和大王较量的,唯项羽一人。项羽这个人,我侍候过他。他看似强大,实际弱点很多。项羽怒吼一声,可以让千万人吓得哆嗦,但却不肯放手使用有才能的将领,所以他的本事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羽平常待人亲和,有生病的人,他会心疼得掉泪,把自己好吃的分给这人吃。但当别人有了战功,该加官晋爵时,直等到把刻好的大印拿在手里磨去了棱角,也不舍得送人。这说明,他的仁是妇人之仁,没有成大事的心胸格局。他虽然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却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非要建都彭城,目的是向乡人炫耀,这不明显是小家子气吗?他还违背义帝的约定,大肆分封亲信为王,有意驱赶义帝到别处去。上梁不正下梁歪,以致诸侯不愿听他的,到了各地后纷纷驱赶自己的国君,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大肆屠戮洗劫,时人莫不畏惧,敬而远之。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不得人心。表面上看优势明显,细究情势已末路途穷。如今大王只要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不惜用夺到手的城邑分封有功之臣;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强烈要求东归的心情,大胆地杀出去,没有人能阻挡得了这种气势。况且项羽分封的关中三王,都是原来秦国的将领。他们率领子弟兵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不计其数,最后欺骗他们向诸侯投降,结果在新安一次被项羽坑杀二十多万人,秦地的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而大王进入关中后,秋毫无犯,废除苛法酷律,约法三章,当地百姓无不称赞,唯恐您不做王。当百姓知道项羽不遵义帝约定,强行把您发配到汉中,更加怨恨项羽和章邯他们。从各方面看,形势都对汉王有利。只要您下决心出击,三秦大地唾手可得,就是下一步夺取天下,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刘邦先听得一愣一愣的,待韩信说完,热血沸腾,当即决定,管他呢,拼上身家性命,也要和姓项的赌一把!
自古蜀道,难于上青天。刘邦入川不久,即把经过的栈道一根根全部毁掉了。这是经过多少代人才建立起来的一条由关中通往巴蜀的捷径,毁掉容易,重修起来却更加困难。刘邦既不安心在汉中呆着,就得想法把这条路再修起来。任务交给樊哙,要他带领一万五千人在一个月内完成。樊哙明知任务艰巨,背地里不敢骂刘邦,却骂韩信:“狗屁大将军,没打过一天仗,却给大王出馊主意,让老子受罪,到时完不成,我先找这乌龟算账!”刘邦、韩信都听说了樊哙骂娘的事。韩信置之不理,刘邦把樊哙叫来一顿臭骂:“你这个剥狗货,就知像个被宰的狗一样,汪汪叫,毫无伎俩。好好干你的活,瞎狂吠什么,再叫我听到,罚你吃屎!”樊哙人粗心不粗,听汉王骂他毫无伎俩,猜测这里面肯定会有别的门道,于是不再多问,抓紧督促士兵没日没夜的修筑工事。
项羽将关中一分为三,封秦国三个降将为王,目的是要他们守住关中,把刘邦看死在巴蜀之地。这其中雍王章邯的封地紧邻汉中,所以防备刘邦的任务主要在他身上。本来关中通往汉中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由关中直达南郑的栈道,总长有五百里。虽然是建在悬崖上的,但却可以通过车马行人,是一条捷径。另一条是从陈仓翻山越岭,经过无数峰峦沟壑才能过去的山间小路,险恶异常,来往一趟要半年之久,行人经过多有坠崖而亡者。刘邦去后,主动把栈道烧了,一方面告诉项羽自己绝无东归之意,实际上是麻痹诸侯;另一方面是防止别人入侵,知道他的任何信息。他要借此韬光养晦,厉兵秣马,以期有朝一日打回老家,夺回应该属于他的。刘邦一步步做到封王的阶段,做关中王本是应该,但真要他选地方做王,还是会选老家这地方。谁不想在熟悉的人跟前摆摆阔啊,更能给亲朋乡邻做些实事,让父老爷们都说个好。只是刘邦后来越做越顺,看有机会夺取天下,所以才不甘心仅做关中王,而萌生了吞并天下的念头,并且真的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以致让局外人错误地认为,项羽没有远见,刘邦有大志气。实际上刘邦的思想也是逐步培养起来的,人不可能一上来就知道自己最后会成功到哪一步。这就是所谓时势造英雄,而不是天生英雄,他想要什么就会来什么。姑存此论。
刘邦起初的自我封闭,让章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