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中途无一人出现问题,就有百分百的把握成功,变法功成,仅是时间问题而已。
最著名莫过于先秦的孝公与商鞅,君臣齐心,彻底使国内焕然一新,有好的例子,也有坏的,吴起在楚变法,因君王中途归天而失败,自己落了个惨死的下场。
这充分说明,根植在国民脑海中的一些观念,是极难消除的,换新更加的难,多年的烙印,祖祖辈辈传承下来,想要改变,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君王之尊加上贤臣的雷霆手段,尚且有求变失败的例子,其他人求变,就更不用说了。
国之风气,始终如一,覆盖面极广,涉及到的人甚多,欲改观念,必要重整风气,此难度不亚于求变,皆是让国家从根本上改变的方法,成功率微乎其微。
其实,只要有好的领导者,优秀的权臣,共同探索变法之路,坚定不移的向一个方向发展,那么在发展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是可以真正做到改变的,只不过成功的例子极少,导致失败的因素太多,许多王者不敢求变,或是不知道如何变。
这个时代的人们只知道汲取先人的经验,墨守成规,很少有人迈出求变的步伐,平民是无知、不敢,君王权臣是想不到,或缺乏魄力和顽强的意志力。
由此就导致社会的发展极为缓慢,思想的进步停滞不前,很难有所突破,上百年下来,只有出几代明君或奇才,才能推动思想观念的发展,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国之风气与民之观念,自建国起就有,如今的大汉建立不久,由于多是原先的六国后人,国内风气早已定型,与先秦时期一般无二,只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做了一些改变。
军事上,不再像秦那样用强,以仁为主,具体表现在对待士兵身上,尽可能的不强征,伤残的士卒,全军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用军中最好的伙食善待伤卒,彻底在大汉军营中推行‘仁爱’,做为仁义之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战友做到仁义。
这个提倡,是汉王刘邦发起来的,仅是在军中众兵将面前这么说的,并没有颁布相关的法令,因此,刘邦得了个仁君的形象,军中士卒却并没有受到那种厚待。
因为是汉王口头上的话,所以没有强制性,像樊哙这些大将,刚开始听进去了,按照这话做了几天,然后抛到脑后了,根本没当回事,仍旧让麾下的士卒累死累活的卖命。
众汉将明白,依照自家大王的话,那样厚待士卒,与敌战斗时,要不了几天,只怕主将和众士卒都会被饿死,全军会陷入绝境,百分百会全军覆没。
自古没有这样厚待士卒的,只有将领和士卒同甘共苦,才能节约粮食、凝聚军心,英勇杀敌,若个个暴饮暴食,受伤了,一个劲的用医疗物资,以大汉的国力,撑不了多久。
众将都明白这件事,只所以不向汉王反映,而选择擅自作主,是觉得汉王是位古今未有的仁君,不可伤其心,作为臣子,应该为君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