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还是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亦位于承乾宫内,以前我靠着廊柱晒太阳时,还能远远望见御书房飞檐一角,嚣肆而不失庄严。
季桓每日下朝后,通常会来此处理政务,桌案上满满一堆的奏折文书,都等待着阅览批示。
在我之前,御书房一直由青栀打理,来的时候她特意交代过,凡涉及朝政的东西,皆有专人处理,我们只管润笔研墨,端茶送水。
我谨记着这些规矩,恭敬地垂立于一旁,等待着季桓到来。
熏炉散发出阵阵清香,与秦霄殿中的味道一般无二,只不过这里看上去更加肃穆,我也比平时拘谨许多,不敢再随意走动晒太阳,毕竟御书房是季桓随时可能出现的地方。
果然,没过一会儿,我便听到有足靴踏雪而来,隔着厚厚的门帘,由远及近,掺着浅浅的谈话声。
我打起了精神,双手交叠,平放于身前。
“吟舟,此次去西滁路途遥远,你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陛下厚爱,臣不甚感激,无需其他,一匹快马,几两盘缠,足矣。”
“滁州久旱不雨,百姓纷纷出逃,是为朝廷大患,旁人朕不放心,只能辛苦你跑一趟,”他音调微顿,和着呼呼风雪:“除夕将至,年后再出发吧。”
“多谢陛下体恤,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荣幸。”
……
随着脚步声接近,外头守着的宫人已经打开门帘,两道修影一前一后,相继踏入。
我微微福了个身,便上前替季桓褪下氅衣,交谈声戛然而止,一时间整个殿内静谧无言。
我不敢抬眼看任何人,只专注着手头上的事,季桓微微颔首,大概瞟了我一眼,不过很快又转向徐吟舟:“你新科夺魁,原本应入翰林,可若滁州之事处理妥当,朕许你平步青云。”
徐吟舟双手作揖:“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我将季桓的大氅整齐挂在木架上,又来到徐吟舟身旁,他本就生得清隽,外头披了件银白斗篷,越发衬得他芝兰玉树。
我与徐吟舟自然是认识的。数年前,他冒着大雪在丞相府门口跪了整整一夜,只求父亲能收下他这个学生,那时徐家落魄,已被挤出帝都名流之列,父亲原本不想多管闲事,倒是霖儿与他年纪相仿,瞧着十分不忍,撒娇求了父亲半个时辰,才终于让父亲破例。
当时三弟还未出生,父亲只有我与霖儿两个孩子,一向疼宠无边,再加上霖儿年幼,最是讨父亲欢心。
可纵然霖儿与他亲厚,我却不太待见这位雪地拜师的少年,总觉着他心思藏得极深,不似表面那般纯良,其实后来想想,季桓的城府不也深不可测么,说到底,是我自己的偏见罢了,倒累得他每每来府上或与霖儿一同游玩时,都要受我冷脸。
我轻轻吸了口气,甩去心中那些莫名感慨,伸出手正打算为他解下斗篷,忽听得一声冷淡的吩咐:
“去泡杯茶来。”
我指尖顿了顿,当即缩回身侧,躬身慢慢退出殿内,及至门帘外时,两人谈话声复又响起:
“吟舟觉得,上官府如何?”
我脚下一滞,略过稍许后只听里头传来温雅的回音:“老师虽有过错,然他毕竟是三朝老臣,陛下仁德,保全上官府,亦是保全陛下圣名。”
“你倒是知恩图报。”
“人非草木,倘若微臣果真是那种恩将仇报,落井下石之人,想来陛下也不敢重用了。”
“呵,说得不错……”
我不敢停留太久,步履却轻便起来,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咯”的声响。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光明正大地替父亲说话,朝中很多人想置父亲于死地,即便曾与父亲交好的旧臣譬如李诞,也都是三缄其口避而不言,但求自保,不敢为父亲求情。
然而如今,满朝上下畏惧忌讳的事情,就这样被徐吟舟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还说得那般坦荡磊落。
思及此,又不由心生歉疚,当年是我的一己之见,误会了他那么久,当真是惭愧。
我行到一旁茶房,打开精致的瓷罐,熟练地沏了杯梅花煮,而后犹豫片刻,又转身拿出另一个白瓷罐子。
我记得曾有一日,徐吟舟站在府中的高亭之上,对着满院的盛开梨花惊赞不已,直称梨纯似雪,此景只应天上有,所以,他应当是喜欢梨的吧?
双手捧着托盘,我信步向御书房走去。
门口守着的小宫女为我掀开门帘,他们依旧商议着什么,我没仔细听,不过看样子,季桓很是信任这位他一手提拔的新起之秀。
我缓步入内,将杯盏分别呈上,退至御案一角。
两人暂时停下,端起茶盏各自抿了一口,不同味道的香气四散逸出,融合一处,竟生生将原本的龙涎香盖了过去。
“这茶口感醇厚,梨香萦绕,果然极好。”徐吟舟显然愉悦许多,看来我没有猜错。
季桓忽而清清淡淡扫了我一眼,眉头微挑:“你若喜欢,朕派人送一车到你府上。”
徐吟舟连连摆手:“微臣可不敢夺陛下所爱。”
季桓面上无澜,不轻不重放下托盏:“原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送了便送了。”
我头垂得更低,整张脸都埋在了阴影当中。
“陛下,陛下……”外面突然传来一串惊慌失措的呼喊,紧接着一个人影不管不顾闯了进来:
“陛下,贵妃娘娘不知怎的腹疼不止,太医说是胎气不稳,身子发虚,您……”
那宫女话未说完,季桓便已起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