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将计就计
“元隆,你不去么?”张飞不禁问道,在他看来,黄权比赵兴更适合留守长安,他一个高级将军也足以保长安不失,何须赵兴也一起留下?张飞这么多年饭也不是白吃的,他知道赵兴既有带兵冲阵之能,又能出奇谋破敌,而黄权中规中矩,虽无大功,但让他留守也不会出什么岔子。因此,赵兴更适合破敌,而黄权更适合防守。
而赵兴却答道:“末将带的基本都是骑兵,此战我军要据城而守,魏军从魏潼关城推出,不过三十多里便是汉潼关城,这种距离并不适合骑兵冲阵。若敌军建造攻城器械,以子龙将军冲阵将其破坏就够了。因此,末将以为自己应当留守,以备其他不测。”
“元隆说得不错,”诸葛亮接过赵兴的话头继续说道。“潼关战场上无非是两军正面交锋,张将军只要管好正面,严明军纪,提防敌军突袭就不会出什么差错。曹丕亲征,魏军的统帅恐怕也不会犯下严重的错误让我军得手吧。正面交战,正是张将军的强项。亮如今担心的,是那曹丕恐怕不会简单地从正面一路进行攻击,而若魏军另有一路骑兵,以骑兵为主的元隆应该能起到最好的留守效果了。”
张飞与诸葛亮处事久了,也知道诸葛亮为人谨慎,说出的话可以说八九不离十。如今既然诸葛亮赞同赵兴,那肯定是有其中的道理。而刘禅从小受到诸葛亮指导,当初刘备还让刘禅认诸葛亮为义父。刘禅这个人并不算勤政,倒不如说能交给别人做的他绝对不做。整个会议上他没说几句话,但当诸葛亮打算定下出征的队伍时,他说道:“三将军,不如咱们就按相父说得做吧。”
于是张飞点头答应道:“好,我立刻点将出发,还请孔明尽快讲物资调来。”
“这件事交给我,三将军大可放心。”
张飞领下任务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奔向军营,准备调兵出征,赵云也随之离去,军议开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刘禅做皇帝也不爱管事,他父亲让诸葛亮帮他管,他自己也不爱管,反正当皇帝以后,他整个人过得也挺乐呵。
刘禅离开后,费祎和董允也随之离开,仅剩下赵兴和诸葛亮两人。这两人都已料到曹丕不可能单从潼关一路出兵,而之前为了不让其他将领分心,曹丕的后手他们并没有提过。
诸葛亮从夷陵之战前与赵兴交谈时就发现他很有才,那时赵兴才十六岁。而四年过去了,他只觉得赵兴比他当时想象的还要有才,恐怕一国之兵在他手里都能调动自如。统帅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赵兴就是如此。想到这里,诸葛亮又想试试赵兴的才华。
“依元隆之见,魏国的另一路兵马会从哪里来?”
“很简单,魏国与我军接壤不过三处,第一处是上庸和汉中相连,可上庸进军汉中道路险阻,逆流而上,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处是武关,可武关自魏军退出关中时,守军望风而逃,武关被我军占据,魏国之前损失足足十五六八万军队,虽然凭借人口优势迅速招募新军补足了空缺,但这些新兵根本不能用来攻坚。因此剩下的只剩下黄河,潼关一带了。”
“魏军前段时间打下了东吴的江陵,两国关系紧张,因此魏国南方的守军必然不会抽调多少。而曹丕又陈兵十万于潼关,这其中已经不乏新兵,加上北方轲比能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