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五日,柳城太守府中,彩旗飘飘,角声嘶鸣,三千白马义从跨马持枪仗戟、严阵以待,后又收复的七千幽燕精骑背负硬弓、神情肃穆。以骑兵起家的马家,在同乌桓一族结盟的日子里,依旧选择了以骑阵无敌风姿的来迎接这个日子。
虽然,这同原计划相比又推迟了两天,但同时也提高了结盟规格——当然,事实上也是为了可以让马超多两天养伤时间。不过,这次蹋顿却再无一丝反对不满之声,而结果是,多出了这两天时间,整个结盟场面让蹋顿这个也算阅过繁华的一族之主,一下成了偏远农村出来的乡巴佬。
结盟校场上,三丈高的祭台上,分别高高供奉着汉人心中的图腾和羌人眼中的最高神——神威俊烈的一条龙口衔明珠,盘旋照耀在乌桓山神之侧。据马超的解释,便是说马家便如那条烛龙,为幽阴神通的乌桓山神带来了光明的。
蹋顿很惊异这样的解释,他身后那些近侍更没有想到,两家结盟,竟然能用如此一个形象壮烈的图案表示地如此贴近人心。一时间,仪式还未开始,但马家的诚意和两族的热切期望,就先发制人涌入了乌桓人的心中。
病体蹒跚的马超虽然身体仍旧隐痛不堪,不过,当他登上祭台,看到两族数万兵士承认朝贺的希冀时,他的心中猛然涌上一种说不尽的豪气——这次汉乌结盟,又是马家一次成功的转型里程碑。它是一道清晰的分水岭,它不仅将把征战不息的幽州重新变为牧歌飘扬的乐土,同时,更向大汉王朝强烈怒吼:靖平北方边塞之患,除汉武大帝之外,还有马家!
“咚!咚!咚!咚!”马家金鼓在马超登台后随即响起,声声不绝,深沉有力,激荡苍凉,似能点燃人们心头的火焰。抬眼望去,骄阳之灿如锦绣光芒,大漠风从天边吹至,马超和蹋顿两人,两个民族的代表着,在鼓声当中矗立在高高的祭台之上。
两人环顾沿台而列的各郡英豪,只觉一阵阵热血翻涌。
“诸位!”马超将手平伸,鼓声骤停,只余高亢的鹰击渺渺,飘飘的大旗飞空。马超那略带着沙哑但如金属一般铿锵质感的声音缓缓送出去,似能到达最后一个兵士的耳中:“近百年来,幽州战乱频起,民不聊生。各部各族,相互仇杀,血流成河,恨积成山。幸得襄贲侯高瞻远瞩、和睦两族,今我马孟起忝奉天德以安抚凉州,平息战火,还百姓以平安,还幽州以清宁。谨设此两族祭台,会盟诸部,再创汉乌两族永世和平!”
转过身来,马超带领群雄伏下身子,拜祭两族共神,并宣誓曰:“兴平五年,八月二十五日,马超率襄贲侯之后刘和、赵云、田豫、牵招人等,谨以清酌少牢之奠,祭于柳城汉乌两族共神。
此后,汉乌两家,俱为一体,各部各族,不为寇敌,不举兵戈,不相侵谋封境,或有猜阻,捉生问事讫给与衣粮放归。幽州生民,皆可得马家新政惠济,少有所依,老有所养,男有所处,妇有所从。乌桓百姓,一视同仁,放牧狩猎,皆可与汉民黎庶贸易,互通有无。牧耕一统,汉乌一致,此为天和地德。自今日之后,幽州之地,再不扬两族血火之尘!
苍天在上,神目如电。厚土在下,德信在胸。今日马超立誓在此,台上阶下如有违者,马家必讨之!汉乌百姓必讨之!神人共讨之!”
一时慷慨激昂,道出两族百年心愿。马超誓毕,左右汉乌众人再相看之时,已多了几分亲近之色。
按着习俗,马家代表人立誓完毕,便该乌桓代表人宣读誓言,以表诚心。然而,待马超立完誓言之后,蹋顿却猛然转身,掀胸大吼道:“子民们,你们信马家否?!”
“信!”山潮一般的响应声起,蹋顿和个人魅力和马超这一番蛊惑还是很有作用的。在如此庄重虔诚的信仰下,每个乌桓勇士都喊出了他们心底朴素的希冀渴望。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