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到京兆衙门的时候,才知道京兆尹府的张靖,几乎日日都去户部尚书府门口,但是宋从安因为生病,不见任何外客。
其他几位尚书,更是因为忙碌的工作,几乎不回家里,所以这么重要的事情,就直接被搁置了下来。
内侍也很无语,直接带了张靖进了宫,让他等在外面,直接就见了皇帝,说明了事由。
在京城里,一块砖砸下来,都能砸到一个五品官员,所以张靖几乎求助无门,只能日日去户部尚书那里等候。
刘家生要不是因为家里的长辈来了,也几乎是在宫里的翰林院吃住。
闹得这么大,宋从安自然也是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亲自进了宫,向皇帝请罪,然后要告老还乡。
皇帝也没讲别的,直接就同意了,他是卢彦西一党的人,自然还是离开的好,还算是有自知之明。
这样户部尚书的位子就被空了出来,一时间有很多人都跃跃欲试,都被皇帝给压下去了。
皇帝想找一个哪方势力都不牵扯的人,为人刚正一些,这样的人做户部尚书最合适了,这都是后话。
刘家生站在堂外的中靠后的位置,正好就能看到内侍带进来的张靖。
刘家生心下松了一口气,看样子皇帝是信了自己的奏折,只要信了就好了。
内侍和皇帝禀报了京兆伊的张靖的事情,皇帝也是无语了。
将刘家生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前排大臣的身上。
“你们自己好好看看,你们是大雍的肱股之臣,居然因为派系不同,就罔顾他人的请求。
要不是大理寺卿这次去接家人,还没人能发现京城大运河的水已经下降了一半。
朕养你们这群大臣有何用,张靖因为宋从安生病,一次次求到你们门上的时候。
你们居然把他给赶走了,你们可真行啊。
从今天开始,除了大理寺卿刘家生,和京兆尹府的张靖,所有人罚俸一年。
每人上交粮食二十石,若是再有这种情况,你们就直接告老还乡吧。”
皇帝说完话,就带着刘家生和张靖离开了。
在皇帝发火,就跪在地上的大臣才抬起头,擦了擦汗水,捡起刘家生的奏折看了起来。
所有大臣都在议论纷纷,然后约好一起去了大运河那边去实地考察。
到了地方,连问都不用问,河水已经给了他们响亮的一巴掌了。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然后直接就冲向粮店,先不说要上交的粮食。
自己家里也是要存一些的,原本打算今年庄子上的新粮马上下来了。
就没有多储备一些,一时间,闹得京城的粮价都上涨了。
刘若若也在思考着有没有什么落下的,在离开的时候,把之前空下来的的地方。
都存满了粮食,所以一时间,不需要担心凤山堡的地界。
但是外面的这些人该怎么办啊,现在除了南边能收两茬,或者三茬。
基本上都是青黄不接的时间,现在再努力,过一个月不下雨,作物根本结不出来果实。
看着空间里的满满的粮食,根本没借口往外拿,不然别人问起来,她该怎么说。
再过段时间,最重要的不是食物,而是水。
人可以四五天不吃食物,但是不能四五天不喝水,也不知道现在京城的情况。
希望皇帝能够早些发现,想出来一些办法吧,不然又是一次生灵涂炭。
很快,他们也到了京郊,看到了大运河的情况,刘若若没来过京城,所以不知道情况。
但是并不代表虞笙没来过,看着河床,虞笙原本就不怎么高兴的脸色,再一次暗沉下去。
这大运河的水,可一直没下沉过,如今竟然也这么严重了。
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大雍怕是又一次要经历劫难了,而且又是天灾,并非人祸。
人祸可以避免,但是天灾不行。
他在想如何应对天灾,现在河床降低,但是井水并不会消失的那么快。
但是要让所有百姓都打深井,这根本不现实,而且百姓哪来的那么多钱。
如果国库出这笔钱,国库也不堪重负,究其根本,还是缺钱,而且还缺少技术的人才。
虽然现在的萧硕宸已经广修水利,但还是不够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