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抄十万卷书卷,此事对于宫保而言,貌似并不困难。
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雕版印刷,这是毫无疑问的。
人工抄书,费时费力且不说,关键就是太慢。
即便是熟手,一天也就能抄写一万多字。
一本《论语》11705个字,换而言之,抄书人一天能抄写出一本《论语》,就已经很不错了。
十万卷书,即便找一百人来抄写,也需要三年左右才能全部抄写完成。
大唐有许多寒门士子,就是靠着帮人抄书,赚取收入养家糊口。
也正因为如此,书籍传播才相当的艰难。
世家门阀能够获得那么大的政治势力与影响力,也与书籍珍贵有很大的关系。
书籍代表着知识,而垄断了知识的世家门阀,自然能够从中得到许多好处。
唐末世家门阀之所以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除了与科举的兴盛、黄巢起义大规模屠戮世家有关,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越来越便宜。
知识的大规模传播,才让世家门阀失去了垄断的地位。
而雕版印刷,虽然比不了后世的印刷机,但就宫保知道,一块雕版一天却也可以印刷百张左右。
只要多刻几分雕版出来,就能大批量印刷。
按照古籍一页五百字计算,一本《论语》也不过二十多页,只要有足够的雕版,一天印刷几百本,没有丝毫问题,甚至更多也做得到。
十万本书,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印刷完毕。
雕版印刷不仅是快,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便宜。
大唐初期,书卷是一卷一贯,而有了雕版印刷术后,一册书的售价便仅仅只有每册百文了。
大唐开成三年,日本和尚圆仁在扬州书肆购买了一部刻本《观中疏》,共四卷,四百五十文,每卷约合一百多文,是手抄本价格的十分之一。
北宋嘉佑四年,苏州刻印《社工部集》一部十册,每部都卖钱一贯,每本书售卖一百文钱。
当然,若是与后世相比,四五百块一本书也是相当昂贵了,但与手抄书比起来,就相当便宜。
十倍的价格差距。
也就是说,若是宫保愿意,最多花一万贯铜钱,就能印刷出十万册《论语》与《孝经》,并不是什么麻烦事。
反正雕版又不需要他去雕刻,大都督府有的是工匠。
至于拓印书册需要的油墨,想必也不会难倒那些工匠们。毕竟雕版印刷,说穿了就是华夏自古便有的印章技术升级版而已。
油墨与印泥,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说,只要宫保愿意,提点一下大都督府的工匠,雕版印刷术,就能提前许多年面世。
但此刻宫保却并未打算将这事说出来。
高士廉虽然对他也不错,但宫保可拿不准,自己若是坏了窦轨的事,究竟是好是坏。
他更拿不准,窦轨到底是真心想要书,还是想要那八万贯铜钱。
宫保决定还是回府之后,与师长王珪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所以即便窦轨离去后,高士廉与王珪两人都是长吁短叹,宫保也忍住了没有说话,将话憋回了肚子里。
王珪安慰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