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多大来着?」
“20岁。”
科城还以为会是什么很严肃的问题,没想到对方竟然是问这个,他还楞了一下,但另他后悔的则是自己竟然还下意识的如实回答了。
「那也没有比我小多少,不需要对我用尊称,叫我黎浩就行。」
“好的,黎浩。”
他边在通讯里回答边用手触碰着机舱内的一些案件,他是在调试机体。
「今天的训练主要是飞行和降落,以及测试航电设备,实弹射击按照情况进行。」
“嗯。”
科城听到通讯切断后的声音后,他按下操控面板中央前的案件,那是机动装甲系统的启动键。
在按下启动键后,整个驾驶舱的灯光都发生了变化,原本昏暗的灯光变成了宛如白天一样光亮,全周天式的驾驶舱能够让科城直接观察四周。
「…验证通过,证实驾驶员为科城中士,运作权限准许。」
听起来有些机械的合成音,毕竟是赶工产物,没有配备类似于「铁翼」那样的AI来实现细腻的拟人音。
面板的UI也是极简风格,颜色主要是黑白灰三色构成,这样的座舱科城也不过适应三天多时间,现在他是第一次独自驾驶新型mF。
从「铁翼」衍生出来的机体跟前者有着很大的区别,第一点就是动力系统,铁翼采用“氦-3核聚变反应堆”提供电力,而为了满足海军方面的大规模采购需求只能降低成本,所以「海翼」选择了传统的供能方式。
虽说动力系统阉割了,但是有着更高规格的电容器以及全新的「综合电力输出系统」,从而让其也能够使用例如电磁炮、电浆炮等高能武器,用游戏里的话简单说,那就是续航降低,爆发提高。
再说作为围绕母舰运作的机型,根本没有必要过分的单机作战以及多用途能力,所以「海翼」被阉割最惨的一项就是电子战能力几乎为0。
「这可是现代战争,电子战系统都没有,开什么玩笑?」
在萧利雅将这两架原型机交付的时候,「钛姆工业号」的整备部长何建南对发出她大声的质问,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军方会通过验收。
“我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我可以提出补充建议,通过携带外置电子战吊舱来解决。”
萧利雅这么解释道,她的脸色也是充满无奈之情。
由于海军对「海翼」的指标过于严苛,例如重量受到严格限制,否则电磁弹射器就无法对mF进行运作,还要求超音速截击能力,于是「海翼」是可变型机动装甲,能够在空中实现机动装甲到类似战斗机的切换。
所以为了实现这复杂的变换,导致机体的机械变换结构带来额外的死重,又占用了大量的内部空间,然后又有能使用高能武器的指标,从而布置更多的电容器挤占了电子设备,其中关键的电子战设备就被移除了。
「弹射控制权移交给黎浩上尉,请随即起飞。」
科城还在做起飞前的最后检查,由于「钛姆工业号」只有一条电磁弹射装置,他的二号机需要在舰尾等待,依然保持屈膝姿态,地勤整备员正在使用车辆上的监测设备为起飞前作最后的检查。
他看着电磁弹射装置将一号机送上天空后,先是调整机体站立姿态,然后拉动侧杆平稳的缓缓走向前,等待自动归位的弹射踏板。
「科城中士,请起飞。」
操控着机体走到弹射踏板上,通讯里响起了来自舰桥里负责cIc的余萱发出催促的声音。
于是他拉动推进杆到较大出力位置,心中做好抗负荷准备,然后按下面板中显示的弹射案件。
随即电容器充能完毕的弹射踏板提供较大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在此帮助下科城驾驶的「海翼」二号机快速的冲到了两百米多的空中。
已经有过许多次弹射起飞经历的科城没有感到明显不适,只是认为负荷没有在「铁翼」那个时候的大,毕竟此时的机体是没有挂载外置武器的,全重不过五十多吨。
因为只是试飞,还没有到实战验证阶段,再说也是为了安全考虑,在这一点上保守是没有错的。
「科城,保持高度和速度,准备切换变形。」
“好。”
黎浩所驾驶的「海翼」一号机已经是战机模式,可变的后掠机翼展开在空中滑翔,还坐着滚筒机动,显然他对机体的控制程度十分熟练。
得到指令后,科城也按下了切换变形模式的指令按键,由于是技术所限,在进行变化的过程中,速度不能过高,还要姿态和气流都稳定时候进行。
首先是后掠机翼收缩,机体腿部和腰部的机械结构是最复杂又最重要的,原来位于机体后肩部以及臀部的循环发动机会调节矢量喷口,机体腹部和关节的射流控制喷口以及背部的散热排气口都会打开,这整个过程需要半分钟。
「测试机01、02,现在进行中-高-低飞行剖面的数据测试,速度提高到1.5马赫数。」
发出指令的是钛姆工业号cIc的应立坚,他其实并不懂这些技术参数上的东西,只是照着显示面板中的预定计划念出来罢了。
不过他知道别的东西,那就是在安达曼海进行新型机动装甲的测试飞行的目的是什么,在去年9月时候,东亚跟南亚就发生一次海战,选择这个时间除了是对南亚联合体的间接敲打外,还有的就是为从「埃塞亚尼克共和国」返航的撤侨军舰做掩护。
「科城,可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