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河北契丹叛乱,孙万荣的叛军攻占了冀州,杀害军民官吏上万人。不过对邢州的影响不大,因为那里还隔着好几百里。
如今叛乱已经平定,百姓春季的种子已经全部种下,长出了幼苗,他们忙于春耕。
武炎之在来的路上已经看到了他们忙碌的景象。他的主要任务,是要把钢铁产量提上来。
唐代的产铁,主要是在河北,占全国的七成以上。这里有一个大的铁矿脉,南北走向。主要从北往南横跨三个州:邢州、洺州、相州,也就是邢台、邯郸、磁县一线,横跨数百里。
……
邢州沙河县,上午。
此处有一个冶监,专门负责管理此地的采矿和冶炼业。
“启禀王爷,本县所辖诸采矿场,去年一年,共产铁310万余斤。公家之矿场产铁250万斤;私家矿场60余万斤,收税12万余斤。”沙河冶监之监王进汇报道。
武炎之知道,这河北铁业的管理与铜和金银等差不多。
这里采铁矿场,几处较大的场也是国有,其余一律私营。同时,当时对于金属矿的开采和冶炼,管理比较松泛。只有在产量比较大的地方,才会设立冶监,管理并收税,其实主要是收税,谈不上管理。
对于没有设立冶监的县,金银铜铁等所有金属,是听任百姓自己开采的,就连20%的税也不用交。
“你们对铁的冶炼,采用木炭吗?”武炎之问道。
“回禀王爷,有采用木炭的,也有烧石炭(煤炭)的。采用石炭,虽然花费少些,不过炼出来的铁并不太好,会变脆。还需要重新炼制才行。”
武炎之一听,这是当然了,那用的煤,肯定是含硫过高,才造成这种现象。
要练出好的钢铁,必须要采用焦炭。于是他说道:“这附近可有生产石炭的地方?”
“当然有,本县一共有四处,附近的县就更多了。就是那石炭,也分两种,一种烟尘很少,非常好烧。另外的一种会结焦,烟尘也非常大。”
“走,你带我们去看看!要炼出好钢,必须采用这石炭,而且还要再冶炼一次。”武炎之边走边说道。
旁边这些人也听不明白,不过判官蒋士鹏知道,自己的主公从来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于是武炎之带着姚宽和玉飞、蒋士鹏、卢宏、顾志文等人,在冶监王进等人的带领之下,赶往附近的采煤场。
一行人骑着马,十多里的路程,居然倾刻间就到。武炎之一看,这里是一个露天采煤场,十几人在忙碌着。
他心里想,可惜现在的人口并不多,工业化还没起步,要不这样大的一个露天采煤场,一年可是要挣不少钱的。
因为他这个成本,可比井工煤矿(地下)开采的成本低了很多。而且没有瓦斯爆炸的危险,安全性也高了很多。
“启禀王爷,此处采矿场,今年才刚刚开挖十余天。冬天大雪覆盖,天气太冷,加上销量不大,是没有开采的!”王进说道。
武炎之等人下马,四处看了看。
“王爷,此处的石炭,就是烧了会粘在一起的!还有几间房子,里面还有火炉,我等去瞧一瞧吧!”王进道。
这十几个人干活,专门有一个妇女在做饭。
那些干活的人,以及若干孩童,看见突然之间来了许多官员、衙役,都吃惊不已。
几个衙役正在给他们做了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