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利润,商人们又把粮食运到更远的北方,平抑了北方粮价。
繁忙的广州港内,一片片帆船竞渡往来,码头边也整整齐齐排满了货船,那些满载货物的船里装着的不仅有船工的辛苦,还有码头工人的期望。
这里是西历1633年的广州,大明治下的一府,自新政开海以来,如广州这般的巨型商业城市纷纷崛起,不仅让国家税收猛增,也使不少靠海吃海的百姓生活滋润了起来。
永福布庄的小伙计张春是第一次跟着东家来广州,他们是扬州的一家从事布匹生意的商行,每个月都会从扬州贩丝绸棉布到广州,东家李士闲这次因为人手不够调他跟着,一来帮衬着运货,二来也有心想栽培栽培这小子。
货船迎着海风,抖擞风帆缓缓前进,尾随船队入了港,这时他们才真正进入了广州府,张春从船舱内探出小脑袋向外张望,只见海面之上大大小小横列着无数船只,船工叫喝,货积如山,远处陆地上高楼鳞次,人来人往,繁华无比,即使见惯扬州宽街长巷的他也竟一时迷了眼。
“张春,你可要好生看清楚了,待会咱们靠了岸,先到市舶司把商税交付完毕,然后再去码头选一仓库把货存起来,这些步骤你都要一一记牢,以后我还指望你能管事,到时你可别再来问我。”
听到东家如此说,张春顿觉责任重大,立马认真地点头称“是。”
在永福布庄靠岸后,掌柜果然是带着他先去了市舶司,然后便是岸边的码头仓库,张春一路紧紧跟着,察言观色,生怕漏掉一点地方。
就在他观望之时,一处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东家,为何仓库的门前都挂的是大盛商行的牌子?”
“大盛商行?”李士闲转头一望,还真如此,家家仓库都是大盛商行的产业。
“想不到他们竟发展至此了!”李士闲不由感叹道。
大盛商行,是最近在商界广为人知的传奇,仅仅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其赚取的利润不下千万,惊艳各大商户。
在新政伊始,海口刚开之时,海运需求急剧上升,商人们到处求购海船,他们就发现,南方一地的各大造船厂都归了一户门下,那便是大盛商行。
在大家都忙于从事瓷器,丝绸生意之时,大盛商行却又涉足了粮食生意。果然没过多久,南方各地改粮种桑棉,导致粮价回升,大盛商行在早期粮食生意中又大赚了一笔。
众商人们疑惑不已,为何大盛商行好像总是能预测未来似的,每次出手都能满载而归?
如果有人能知道大盛商行背后的东家,他们便会了解其中的奥秘。
大盛商行背后的东家名盛广泉。
没错,便就是陈渊的老丈人了。
原来,在陈渊入京为官,主持新政之后,他常常在家书中谈及他的新政措施,以及可能会带来的效果,恰在机缘巧合之下,这些内容都被盛广泉知晓了,商人的敏锐性使盛广泉觉得此间有利可图,于是携巨资南下投资,接连买下各个造船工厂,又在第二波新政后,将造船厂利润全都投向了粮食生意中,接二连三地,顺着陈渊的思路,利润自然是滚滚而来。
各位书友,走过路过,评论再过呗!如若喜欢本书,不妨在给个5星好评,举手之劳,亦是对作者君的巨大支持,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