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八 人的精神是很脆弱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回到家后,胃痛已经让陈旭陷入到了无止境的烦恼之中,连绵不断的疼痛堪比大姨妈,大嫂拿来热水袋给他敷着勉强镇住了疼痛,但无济于事济。

    公司有附属医院,叫做湘南省第一综合医院,名头倒是大得很。医院坐落在距离市中心不远的麓山脚下,十层的h形现代化医院大楼,规模比五角大楼还大,外墙是全透明的玻璃,住院楼都有三栋,医院周围围绕着百亩大花园,还有专门的停机坪供空中急救直升机停靠。

    只可惜医院是新建的,只是一个架子而已,里头根本没人,只有当初老军工厂小门诊的三个老中医,两个半吊子的西医在坐镇,再配上一个五十岁的护士大妈。

    当初集团要建附属医院的时候,本来也只想盖一个小门诊就行了,职工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轻易解决,至于大病去市区省人民医院看病即可。

    但陈旭去看过了省人民医院的环境,六层的看病大楼,前面的油漆都斑驳了,给病人躺的床脏得像抹布一样,医院里最值钱的设备是一台二手的ct机。

    二手的……居然还是从朝鲜进口的,当时陈旭就凌乱了。向院长问了好几遍才得到肯定的答复,这台ct机确实就是从北棒子引进的二手设备。

    莫要小看这个时代的北棒,背靠着苏联的供养,小日子过得滋润富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南棒子反过来往北棒家里跑。

    想想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靠这么一家破医院来看病,医疗设备如此落后,自己以后生个病还得坐飞机去帝都。

    为了造福本省老百姓,解决大伙儿看病难的问题,陈旭大笔一挥,决定从瑞典引进医疗制度,筹建了亚洲最先进也是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从医疗设备到医生都是全球一流的。医疗设备不去说有钱都能买到,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已经答应每年都会派十二名最好的外科大夫来湘平市,三年换一轮。

    陈旭为了制药厂能够办起来,和全球几家著名的医学院都签订了留学协议,中国每年从大学里挑选优等生,派遣留学生过去深造学最好的医学技术,作为回报陈旭会捐大笔的钱给这些医学院做医学研究。

    有奶就是娘,就像卡罗琳医学院一样,陈旭答应每年会稳定捐助两千万美元,人家不仅同意接纳中国留学身,还答应派学校最好的外科大夫来中国当外援。

    不过湘南省第一综合医院大楼也才刚刚建好,现在还在装修,医疗设备都还没进驻,至于医生护士都还在满世界的找,很多科室的主治医生目前都还没有着落。

    陈旭的要求高,这家医院必须是亚洲最好的,所以一般的医生压根入不了眼,基本上都是去国外大医院高薪挖人。

    幸好陈旭是那种贪大求全的人,西医有了中医也不能少,否则他也不会把医院大楼设计成h形状的,就是想一边西医,一边中医,病人信什么就去哪边看病就是。

    搞技术的外科大夫难找,但是中医却容易得很,国内这么多老中医,只要用心找要多少都有,目前中医科室的老医师基本都已经找齐,只等开业就可以开始营业看病了。

    医院虽然没开门,但是聘请到的老医生们基本都已经到了湘平市,他们都是拖家带口来的,以后就住在这座城市了。

    陈旭胃病一犯,大哥就急了这个年代国家粮食短缺,国民普遍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的绝症高发,这就是穷人的绝症。这个年代要是得了绝症那真只有等死的份儿。

    陈旭一说自己胃爆了,大哥立即就想送他去省人民医院先检查病因,而陈旭回想起医院里的胃镜有拇指那么粗,从自己喉咙里伸进去拍胃部的照片,那痛苦太销魂了,果断拒绝。

    西医不灵找中医,最后拗不过的大哥果断派专车请来了一位老中医。

    老中医七十多岁了,在当地可是德高望重的神医,他本是不愿意来大医院上班的,只是因为来综合医院可以带学生培养徒弟,这年头肯踏实学中医的年轻人少了,老爷子不想一身的医术带进棺材,所以带着老伴来了湘平市。

    老爷子把把脉,在陈旭肚子上按了按,说了句“没事儿”,然后就从口袋里掏出钢笔给它写方子。

    老中医的技术没话说,熬一大碗药汁灌下去立竿见影就不痛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缓住了。胃病三分药七分养,老爷子开了三张方子,让陈旭轮着喝上两月,以后注意不要大吃大喝就好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