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瓮马蹄金
唐德宗元年的时候,凤翔有一个叫宋仁的农民,在田里耕地时,挖出了一个小口大肚子的瓮。他好奇地打开盖子一看,里面竟是满满一下子金光灿烂的马蹄金。
“快来看哪,哥哥!”
宋仁的哥哥宋光听见弟弟的喊声,忙跑了过来。当他看见弟弟挖出了一瓮马蹄金时,惊喜得脸上泛起了红光:“太好啦,该咱穷哥俩时来运转了!走,抬回去!”“这可不行,”宋仁拦住了宋光,说道,“这满满一瓮马蹄金不知是谁家祖先留下的,咱们私自留下,那是要犯罪的。”
“那你说该怎么办呢?”
“我看咱们应该马上抬到县衙去。”
“抬到县衙去?”宋光看着这迷人的马蹄金,真有点舍不得。他眼珠一转,说道:“还是弟弟说得对,是应该给县令送去,反正外财也改变不了咱这穷酸命。不过,我看应该先去个人给县令禀报一声,县令让咱们怎样处理咱再怎样处理。”
“好,我这就去县衙,哥哥可要看好大瓮啊!”
“放心吧,我一定看好它,你快去快回!”
宋仁快步来到了县衙。县令听说宋家哥俩在地里挖出了一个装着马蹄金的大翁,又是惊奇又是高兴,忙派一个衙役随宋仁去取大瓮。
宋仁领衙役来到地头,只见宋光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坐在那里看守着大翁。衙役让宋家哥俩用绳子套好,穿根扁担,把大瓮抬到了县衙。
县令打开瓮盖一看,果然是满满一下子马蹄金,高兴地对宋家兄弟说:“你们拾金不昧很令人敬佩,
本官要呈报都督府,重赏你们!你们先回去吧。”
宋家兄弟二人离开县衙后,县令感到这瓮马蹄金实在太贵重,惟恐库吏大意出错,便命人把大瓮暂时抬到了自己的住室。
第二天,县令派人把挖出一瓮马蹄金的事报告了凤翔太守李勉。李勉接到报告,当即派了一个府吏前来验收马蹄金。县令请府吏坐在大堂上,命人从自己的住室里将大瓮抬出来,放在堂上当众开验。谁知,把大瓮打开一看,满座皆惊:瓮里面哪还有什么马蹄金,已经变成了满满一下子土块。府吏顿时心中生疑,铁青着脸问道:
“这里面的马蹄金呢?”
“这……”
“这什么?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用土块换走马蹄金,该当何罪?”
“卑职实在是冤枉,昨天那瓮里面明明装的是马蹄金,可不知为什么……”
“简直是一派胡言,如不从实招来,定要报告太守,从重论处。”
县令有口难辩,看着那瓮里的土块,心想,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纵使你有一百张口,还能把土块说成马蹄金?唉,认了吧!想到这里,县令说道:“我招,那马蹄金是被我偷换了。”“哼,果然如此,马蹄金被你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府吏鄙夷地盯视着县令。
“藏……藏到了粪堆下面。”
“把粪堆给我扒开!”
府吏一声令下,粪堆被扒开了,可是并没有找到马蹄金。府吏一怒之下,让人把县令绑上押回到府里,交给太守李勉亲自来处理。
这天,李勉把幕宾袁滋招来,征求他对
此案的意见,只见袁滋思忖了一会儿,对李勉说道:
“县令要是真想贪赃,就不会把此事上报给您,现在他承认马蹄金被自己藏起来了,可是找不到马蹄金,这简直不合情理,此案一定另有文章。”
李勉本来对这件事也有怀疑,听袁滋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便让袁滋重新审理此案。
袁滋向县令详细询问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当他听说大瓮是两个农夫抬来的时候,心里顿时想出了一个主意。一经试验,果然证明这瓮马蹄金是被宋光换走了。于是,将宋光抓到公堂,重责了四十大板。
原来,宋光见宋仁挖出了一瓮马蹄金,便起了贪心。他借让宋仁报告县令的机会,把马蹄金换成了土块,只在瓮口上留下了几锭。县令看见的就是那上面的几锭。可是,县令让宋家兄弟把大瓮抬到自己的住室后,宋光又趁人不注意把土块上面的那几锭马蹄金也偷走了。
袁滋是怎样知道马蹄金被宋光偷换走的呢?
博物断案——
袁滋让人把大翁里的土块取出来,一数共有二百五十块。他又让人去府库支取了一些金子,找来一个银匠,按土块大小铸成二百五十块金锭,再用秤称其重量。还没称上一半,就已经有三百多斤。按此推算,若全部称完,少说也有六七百斤。袁滋心里明白了:这么重的大翁两个人怎么能够抬动呢?这翁里的金子在抬到县衙之前就已经被人偷换了,而且很可能就是那两个抬翁人。于是袁滋先找到了宋仁,听了宋仁的叙述,便知道可能是宋光偷换了马蹄金。把宋光抓来一审,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