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立墩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一行五人骑着马赶到了鸳鸯水的一头,萧亦发现,这处支流一直向下流淌,到了蔚州地界便是再次合流于鸳鸯水,这支流位置颇好,方便于开春开垦荒地。

    萧亦不住的点头,“好!大勇,明日你就带人来到这里,在那个地方建立个小型的墩台。具体的布置等咱回去和刘老几位商议过后再来知会于你。哦对,还有咱之前的那个小山坡之上,那里视野开阔,也要建立如此墩台,你的夜不收小队就在永安堡附近找寻这类似的高地,每里建一墩台。”

    见得王大勇点头,萧亦继续说:“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百姓们在外屯田时无法照料周全的问题,哪处出了问题,墩台可以立刻狼烟报警,届时屯堡便可出兵相救或是带百姓入堡暂避,这二来,这也算是我永安堡地界的一个标识吧。”

    黄阳点头,“恩,百姓外出屯田无法照料的事我们也考虑了很久,不想大哥早便是想好。”石刚哈哈大笑,“那是,萧哥是谁。”随后一策马,“几位兄弟,俺们数月没有如此畅快的外出一次了,不扬鞭一番安可回堡?”

    几人皆是道好,一行五人怪叫着不拘马儿,任其自由奔跑,快意无比,一扫连日阴霾。

    下午,萧亦找来齐老三人,商量建设墩台的事情,齐老等人听了萧亦的叙述之后便是明白,萧亦这是想要一个小型的侦查形势的墩台,类似边军火路墩一般,却又不尽相同。

    但是火路墩一般都是上层居住些许民众,下层驻军,明代建造一个火路墩至少也需银百两,萧亦手头现在可没有这么多银两,所以又是找来刘老三人商议,萧亦也参与其中。拿出了一份新的墩台建造方案。

    仅仅对于侦查来说,明代的火路墩太过庞大,于镇守地方来说,火路墩又是太过狭小,人数也不足已维护一方安宁。

    于是萧亦决定二者取其一,屯堡自有军队,墩台只做传递敌情,这样一来节省了许多费用,尚还加强了墩台的机动性。

    这些即将建造的墩台,定下每座约高丈八尺,墩台为圆形,周身夯土包砖。内径一丈三尺,分两层,下层驻军,上层点燃烽火所用。

    这样一个小型的墩台,最多只能驻守二人。且耗资甚小,由于皆在开阔地点建造,所设成效远远大于耗资所需。

    但是,设立这样的墩台,需要的是对地理熟练的掌握,萧亦前世对此没有任何经验。

    所以便是只能勤加外出勘探,上午萧亦和黄阳四人沿途勘察过永安堡道鸳鸯水方圆几里的地势,在一些感觉可以建造墩台的地方萧亦都是做了标记。

    第二日,萧亦去往长宁镇。

    到达之后却是发现王常亮门前出来的那个小校自己以前从未见过。

    “这位小校,怎么这么面生,是王管队新招?”萧亦笑着询问。

    那个小校看到居然是萧亦,顿时恭敬的对着萧亦做了个揖,这才是道,“萧总旗可能还不知道,就在昨日,防守大人下令免除王常亮、李震二人的职务。”

    萧亦这才知道,原来如今这长宁镇已是换了主人。千户防守刘一鸣回到桃花堡后便是开始清算战时擅自逃跑将官,但是最后清算出来人数众多,即便是刘一鸣也不可能全部处罚,这会造成桃花堡地界震动。

    最后只得处理了一批最先逃跑的将官,准许其他人戴罪立功。

    后又查出那李尤原来乃是被压往京师的大安口总兵刘策之亲兵,依当时大明军律李震又有包庇之罪,王常亮有知情不报罪。最后决定,三人皆革职,暂定原长宁镇百户杨潇为代管队官,贴队官暂不设。

    “李尤呢?抓住没有?”萧亦急忙问道。

    小校摇摇头,“这三人至今一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