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 绑票(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后。防守岷山的是川军王陵基部,本是保安队改编的,战力薄弱,一触即溃,薛岳还以为川军谎报军情,就命令74军派一个旅去驱赶岷山之敌,掩护南浔路正面守军侧背的安全。没想到,俞济时派去的一个旅差点被包了饺子。151旅旅长周志道立马回过味来,一面率部队边打边撤边报告。王耀武接到报告也害怕151旅有什么不测,急忙率51师其它部队前往支援,谁知51师一起上也不是对手。51师被打得节节后退,俞济时这时终于搞清了敌人的兵力和番号,也急忙率74军其它全部部队赶往支援。但还是不支节节败退。到9月3日,丸山支队占领回马岭,南浔路正面守军第4军、64军、18军等部侧背受威胁被迫撤退,退到下一道防线乌石门阵地继续坚守,丸山如狂潮般的攻势终于被顶住了。

    在几次强攻无效后,丸山旅团终于自己退回瑞昌会合第9师团,归建后又和波田支队一起继续沿长江西进。与此同时日军以第27师团向箬溪方向进犯,国军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迫使敌进展极度缓慢,长江南岸的战事进入了相持阶段。

    长江北岸这边情况也不容乐观。6月初,日军第六师团从合肥南下,突破了徐源泉26集团军的防御,13日攻占桐城后,转向西南方向进攻,17日陷潜山。

    7月24日,侵华日军第十一军第6师团在稻叶四郎指挥下从安徽潜山向太湖进攻,一路血战,相继突破第31、第68军、84军防线,先后攻占太湖、宿松、8月4日经过激烈的巷战终于占领了广济的门户黄梅。丢掉黄梅后,五战区代理司令白崇禧立即指挥部队反击,但日军据险死守,还施放大量毒气,硬攻惨失惨重。见强攻不行,白崇禧就调部队侧击日军的后方,李品仙兵团收复太湖、潜山,切断了日军第6师团的陆上补给线和陆上退路,使稻叶四郎第六师团的处境变得非常艰难。白崇禧抓住机会,指挥正面对峙的28军、84军等部队趁机猛攻,意图全歼曾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累累罪行的第6师团。这一回白崇禧的布局虽然高明,但还是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第6师团据险死守,同时施放大量毒气,死撑硬顶渡过了难关。冈村宁茨也立刻派遣海军在九江对面的小池开辟了补给通道,为第6师团大量补给了弹药和兵员。稻叶得到补充后,开始反攻,白崇禧虽然亲临前线督战,但也于事无补。在日军的猛攻下,28军、68军和84军伤亡惨重,而且预备队用尽,但还是无法扼止日军的攻势,被迫向广济撤退。日军见守军撤退,立马尾随追击到了广济,在广济又是一番激烈的厮杀,国军最后不支撤退,田家镇的门户广济失守。经过这场惨烈的战斗,第6师团损失惨重,无力继续进攻,在广济就地休整7天,又补充了新兵3200人和大量武器装备。

    8月22日,东久迩宫稔彦王从合肥带部队出发,至8月27日,他所率领的第2军同时向大别山的门户六安和霍山进攻。攻占六安、霍山后,第2军兵分两路。左路第13、16师团穿越大别山北麓直逼武汉,右路直捣罗山、信阳,迂回武汉。

    这一些军情动向,孙玉民几乎完全不知情,隅居杨树铺一个多月,几乎是与世隔绝了一般,如果不是想去弄批武器弹药,他也不可能再去淌国军的这滩浑水。

    出发前规划的路线就是经罗田,团凤县抵达武汉,虽然是陆路,但相对来说距离也会近些。可当他们真正出发后,立刻就发现了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简单。

    公路上鬼子的军车,炮车,给养车还有连绵不断地步兵和坦克车,不停地向武汉进发。

    傻熊看呆了,即使是守南京时,他也没有看到过如此多的鬼子,倒是林原平不停地在用根树枝计算着什么,看到他专心的样子,小丫头没有去吵闹他,只是扯了扯孙玉民的衣裳,喊他看看半鬼子,曾经两次的战场“发疯”,使得小丫头对他再也不放心。

    孙玉民一看就明白他是在计算日军的兵力,作为一个老辎重兵,半鬼子从军车上就能计算出倒底有多少部队,甚至是能看出来是常设师团还是新组建的师团。

    孙玉民没有去打扰正专心统计和计算的半鬼子,此刻他的心里也在算计着。

    如果一路都是同一副场景,自己几个人想要到达武汉,会特别的艰难,现在离战场还远,再往前到达双方交战之地,想过去岂非天方夜谈!如果换水路去,又得绕个大圈圈,到达武汉时,估计武汉都已被鬼子占领。

    这种情势下去武汉很显然已经不是个很理智的选择。当时说去武汉借武器装备主要是看路途其实并不远,如果还是国统区,有很大机率能运回来。可面前的情况,就算自己从武汉搞到了武器装备,想要运回来也是不可能的。既然是这样,那就失去了去武汉的理由,虽然清楚地知道武汉将于10月27日城破,自己去武汉的目地并不只是单纯地借枪,可现在已经彻底的没意义了。

    “老大,从装备和军车数量上看,这批鬼子不是常设师团,如果估计得没错的话,应当是新近运来中国的预备师团,至于编制,我无法弄清楚。”林原平突然的一句话,打断了孙玉民的苦思冥想。

    正当他想开口问林原平关于常设师团和预备师团的一些问题时,他又开口了:“像这种临时编成的师团,虽然是乙种师团,但战斗力一点都不弱。”

    “为什么这样说?”孙玉民没明白他话里面的意思。

    “老大,就拿二十师来说吧,58旅这次从二十二师换过来的这些所谓的‘老弱残兵’们,表现得怎么样?”

    “很坚韧,很耐打。如果武器装备能和59旅60旅持平,我估计他们的战斗力会更惊人。”

    “这个情况就和眼前的这支预备师团一样,其实他们中间很多是退役老兵,换个说话就是,绝大部分的常设师团士兵骨干都是他们所训练和培养出来的。您想想,这些人的战斗力会弱吗?”

    孙玉民点了点头,对于这一点,他是认同的。就像后世的中国一样,伫备了大量的退役老兵,战时随便就能拉起超现役几倍甚至十数倍的部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