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针线笸箩凑起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推出来。

    让王晓华-梅没想到的是:昨天买过嫩玉米的那几个人,已经等在那里了。

    “我没给你们说今天下午来呀?”王晓华-梅好奇地说。

    老头儿笑笑:“你不说我们也考虑个不大离儿,你的嫩玉米不老也不嫩,正是好吃的时候。过几天就老了。我见你一家人很会做买卖,你们不会错过这个发财的机会的。”

    “爷爷,你真会揣摩人的心思。”王晓华-梅笑道。

    还是老价格,一人十二穗十块钱,一会儿就卖完了。

    又到文教委家属院李老师的家里,买了冯老师一包袱十块钱的小旧衣裳。同时卖的还有一位退休教师,是通过冯老师知道的,也是一包袱十块钱。

    包袱都不小,成年人搂不过来。王晓华-梅只好把两个包袱捆在一起,让两个老师帮忙搭在后衣架上,推着走出家属院。到没人处,再放进空间通道。

    到华联超市买了一袋昨天就相中的一斤装动物饼干,买了一斤江米条。这两样都是传统食品,在现实中拿的出手。

    在化妆品区买了一瓶昨天问好的飘柔洗发膏,买了两块硫磺香皂,一块给王晓华,一块给王秀春,让她们给自己也给家人治治虱子。王李氏对自己有恩,这个多会儿也不能忘掉。

    还买了一瓶杀虫气雾剂,这样一来,东耳屋里的虱子和跳蚤都能对付了。

    虽然都是用的队里的钱,但没有健康就没有未来。先把个人卫生搞好,再以健康的体魄为队里多做事情,偿还拿的队上的嫩玉米。

    华联这趟街上有一个布头店,王晓华-梅进去看了看,各样的布头都有。有论斤卖的,有论米卖的。

    在角落里堆着几块有瑕疵又不够材料的针织布头,论块卖。挑了两块很不规整的,加起来足有两米多。通过讨价还价,给了对方三块钱。

    王晓华-梅如获至宝:能做十多条三角裤衩呢!买来的小旧衣裳什么样式的都有,唯独没有底裤,正好用来补这个缺陷。

    钱来之不易,能省的就得省着花不是!

    又来到昨天来的副食百货店,买了一盒缝衣针,一把剪刀,一把一元钱一把的松紧带。有了这些,做针线活就不发愁了。

    缝衣针虽然有一枚,要是掉了,就折手了,以防万一!

    还买了一包小蜡烛,王晓华王贵勇吃完晚饭后来玩儿,都是摸瞎坐着。点燃一支小蜡烛,也好给串门的照个明。

    在副食百货不远处的垃圾箱旁,捡了一个人家扔的新鞋盒,一个针线笸箩就算凑起来了。虽然惹的拾废品的老太婆一顿白眼,王晓华-梅觉得值得。

    空间通道里还有十穗嫩玉米,是预备着给王晓叶的。王晓叶的态度虽然不冷不热,主要是不知内情的缘故。多接触接触,熟悉了也就会当亲戚走动起来。

    今天她还想买王晓叶家里的小旧衣裳。把她孩子的旧衣裳拿给小时候的她穿,岂不另有一番滋味儿。

    她虽然还不知道她有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肯定是一个,因为这是这个时期的基本国策),通过博古架上的那个精致的布娃娃,她相信她有孩子。

    王晓华-梅拿定主意,又第二次敲开了王晓叶家的大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