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赴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么不动,动便致命。

    极简有效,正是如此。

    说道这里,不得不说他在再学会了这些犀利的招式后,一度腹诽了好久那些曾经看过的三流武侠小说。

    里面的角色动不动就飞来喝去,打的天昏地暗。

    现在想想,这些剧情应该都是作者为了内容精彩而瞎编的。

    在真正的战斗中,哪里会有人等你发一招“黑虎掏心”,他再还一招“猴子偷桃”。

    这不是搞笑么?

    敌人当然不可能被笑死,只会被杀死,所以在斯巴达人看来,战斗就是杀人。

    而杀人自然要用最完美的办法,因为这样才不浪费体力,然后才可以杀更多的人。

    想要达到完美,就必须用自己最强大东西的往敌人最薄弱的地方招呼。

    强大的东西有可能是剑,有可能是矛,甚至自己的拳脚身体。

    当然,还有可能不是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武器,比如凌子风的魔法能力。

    他不同于其他斯巴达勇士的地方,就是他本身还是名魔法师。

    强大神妙的魔法能力,他当然不会就此放弃,他在不断修炼体能战技的时候,也用心的提升自己的魔法能力。

    虽然他因为法力低微,无法像一个正常法师那样单纯用魔法战斗。

    但他另辟奇径,结合武技与魔法融会贯通,终于自创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战斗技巧。

    武技与魔法的结合,需要时间来摸索与锻炼。

    这一锻炼,两年时间又匆匆过去。

    在这两年里,凌子风一直勤学苦练,没有半分懈怠。

    他的身体越发强劲有力,他的武技也越发娴熟完美,甚至不断锻炼的法力都有了些许提升。

    最重要的是在他不断尝试与努力下,武技与魔法结合也有了显著的成效。

    现在的凌子风不单是名合格的斯巴达战士,还是名法术略有小成的魔法师。

    而他现在觉得,自己就是个魔剑士。就像龙与地下城里,一边挥舞长剑一边释放火球的那些家伙。

    当然,他这个“魔剑士”与刚才说的那种,还有不小的差别。

    至少他肯定不会一边砍人一边丢闪电,因为那样太分神,而且能量的消耗会非常的大。

    而这种做法实际的杀伤效果,肯定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

    凌子风经过与列奥尼达斯长时间的学习,再与斯巴达人同吃同住数年之后,也沾染了斯巴达人这种简单而直接的性格。

    对于刚才说的那种华丽而装逼的行为,他肯定不会白痴的去耍威风,他现在秉承的可是斯巴达人的战斗方式,也是他自己的战斗方式。

    经过数年修炼的凌子风,早已不是当日的吴下阿蒙。

    为了配合自己独特的作战方式,凌子风早就把带在身上的那块金砖换取了大量的金钱,采购了各种各样的材料。

    并让希腊的能工巧匠,为自己做制作了一套魔剑士适合的装备。

    比如这把镂空的长剑,剑身长短与斯巴达人惯用的佩剑差不多。

    不同的是,在剑柄的握握把上留有一处细长的凹槽。

    看凹槽的大小,刚好可以放进凌子风的魔杖。正是这把特制的剑,让凌子风在握剑的时候也同样可以握着魔杖。

    再来看这只盾牌,或许是为了省力的缘故,盾牌的大小比斯巴达人的重盾要小了不少。

    和长剑不同的是,盾牌的握把处多出一个镶嵌槽。

    看槽口的大小,正是用来放置贤者之石的地方。这让凌子风在举起这只盾牌的同时,也可以触碰着用来保命的贤者之石。

    现在的凌子风,不是斯巴达最强壮的,但他绝对是整个斯巴达单挑最厉害的。

    因为他有这套神妙的装备,这让他在战斗中无往不利。

    试想一个实力与斯巴达勇士们差不多的人,犀利的攻击中还带着各种冰霜、火焰、雷电的威力,谁又能抵抗的住呢?

    那些与他比试的勇士,往往一个照面就惨遭落败。

    他这种战斗方式,并不是直接把魔法通过特殊武器传导出去,因为那样的话和“附魔”效果一样,武器会因为承受不住魔力冲撞而爆碎。

    他用的是一种比较取巧的办法。

    他同时握着魔杖与长剑,发动攻击的同时念动咒语。魔法被控制在极微妙的范围内,擦着长剑边缘释放而出,长剑挥动的同时也就带上了魔法的威能。

    照凌子风自己认为,这应该算是一种“瞬间附魔”,或者也可以叫“伪附魔”。

    正是这种“伪附魔”让他的攻击力顿时犀利无比。

    至于真正的“附魔”技巧,他自然也不会放任不管。

    随着他对魔法能力的控制越来越得心应手,“附魔”技巧在他不断的尝试与改良下,也渐趋于稳定。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稳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