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毛笔笔尖部分,叫笔锋。笔锋保持在墨迹的中间,叫中锋,偏在一边叫偏锋……起笔之时把锋藏起来,叫藏锋,收笔时把锋露出来,叫露锋……弧形转折时叫转锋,尖锐转折时叫折锋……”
“聚、散、虚、实、侧、正……锋的用法多种多样,无法一一赘述。”
“若用中锋,下笔则沉劲;若用藏锋,下笔则浑厚,以使点画能藏筋包骨;若用逆锋,可以使点画劲键厚重;若用露锋,则以纵其神;若用侧锋,则以测势取其险奇……所以用笔全然在于用锋。”
“而细分各种笔锋的使用,又可以进一步划分笔法,如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等。精通笔锋使用的画家,运笔之时可以让笔锋站立,这叫立锋,笔锋挺而键,有效传达指腕的力量。”
“画好写意画,锋的运用至关重要。”
……
樊政看得十分仔细,本来是给周岩开小灶的,但他把用笔部分的两万字,前前后后看了不下于十遍。
看的时候,手还跟着不停的做动作,仿佛在实验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周岩端起杯子,在一旁静静喝茶,这些都是古人在千百年时间里,实践总结出来的内容,他不过是拿来主义。然后删除一些尚未有考古记录的内容,添加一些查阅到的资料,作为佐证。
现代人不了解国画,没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根本无法把国画的笔法运用,通过一个全局高度来统筹起来。
就好像从史料中得到断断续续的记载,却组成不了一个连贯的历史发展脉络。
周岩没有这种历史局限性,他的脑海里有完整的大局观,需要做的就是把现有的资料,一点一点往上凑,给自己的知识,增加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获得过程。
总不能用原创来解释这些古人千百年的智慧结晶。
否则真得被当作小白鼠解剖研究。
樊政看得认真,并没有提问。
周岩乐得一个人思绪飘荡。
小姜期间进来一次,甜茶倒水,大师开小灶时,他在外面等待。研究室的气氛令他感觉到十分怪异,樊政只顾着埋头看一份不知道什么资料,还不时伸手瞎比划。周岩则端着茶杯发呆,十分安静。
弄不明白,这什么情况。
豁然。
樊政眼睛从光屏上挪开,大声问周岩:“笔锋竟然有如此千变万化之妙,你是怎么总结出来,不可思议!另外,这个锥画沙是什么笔法,听名称十分有意思,我闻所未闻。”
周岩从神游物外中回过神来。
解释道:“以锥子划沙,起止无迹,具有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这是一种非常圆润的笔法。从目前考古来看,王羲之的几幅作品中就有锥画沙笔法的运用。”
“善。”
樊政点点头,这时候才发现小姜:“小姜你什么时候进来的,来的正好,你现在就帮我去向京城博物馆申请,我要申请观摩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最好是晚上就能批复。”
“额,好的老师。”小姜愣了愣,随即点头出去。
离开时带着一肚子的疑问。
樊政的架势,根本不像是在说教,倒是像发现了巨大宝藏,整个人都沉溺进去,连他进去倒茶都没发现。
“老师怎么了,什么锥画沙,锥子画沙也能叫笔法?”
摇摇头,他迅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