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 亦 师 亦 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第七十二章亦师亦友

    老夫子职名全无

    志趣同师友无间

    胡御史弹劾朱熹的折子上报后,附议批评的人日渐增多,形势越发严峻。

    朱熹虽远在福建建阳,朝中有人通风报信。他预感到,自己倘再不有所表示,愈演愈烈,恐怕还有大麻烦,弄不好还有更多的人遭殃。

    于是,他给皇上上谢罪表。声称自己乃民间一酸腐文人,没有见识的书呆子,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他承认犯有私纳人财、纳妮为婢等错误,表明要深刻反省自己多年来的是是非非,力求重新做人。

    朝廷接到后,韩侂胄、吴伯刚、胡英元等人笑了,对方举手投降,我们大获全胜,接下来是如何收场的问题。

    皇上自然将此事交给中书去办,宰执们一道商议,朱熹没有什么大逆不道之罪,既然表态认错,考虑其毕竟曾为帝师,年近七旬,不宜处罚太重。随即下诏:

    撤去朱熹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官职,令其在家思过。门徒蔡纪同因是非不分,为朱熹辩解,宣扬伪学,着遣送道州编管。

    朝廷的诏书很快到达建宁府,知府派衙役到西山宣读。蔡纪同听后,镇定自若,连家都未回,即往府衙报到。

    蔡纪同,建宁府建阳县人。据说,此人博闻强记,十分聪慧。八岁时即能作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他自小就跟从父亲蔡发,学习义理象数之学,对程颐程颢的《语录》,邵雍的《经世》和张载的《正蒙》颇有研究,能准确知晓其中的原理。

    十九岁那年,他遵从父亲的意愿,到离家二十多里的西山山顶,建造书斋,忍饥受饿,刻苦攻读。几年之后,对天文、地理、兵制、礼乐、度数等学术,有了系统的研究和把握;那些所谓的旁枝曲学、异端邪说,他都能寻本求源,辨别是非,判断真伪;古书中那些深奥难懂的词句,好些学者都连断句都觉得困难,蔡元定拿来一看,很快就能疏理清晰,剖析准确。

    二十五岁那年,蔡纪同闻听朱熹之名,萌生拜师之意,从西山去考亭,向朱熹请教周易中相关问题。朱熹也知道他的一些事迹,故意用一些较难的问题让他回答,哪知他答得头头是道,又见他谈吐不凡,顿生爱意。尽管朱熹比他只大五岁,蔡纪同决意拜他为师。之后四十年间,蔡元定一直跟随朱熹,潜心研究理学,设坛讲学,著书立说,成为朱熹理学的重要创建者,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

    对于蔡纪同,朱熹总是说,他是我的老朋友,不当在学生弟子之列。外地的读书人到朱熹的书院来求学的,朱熹总让蔡纪同先行面试,合格的才能进书院就读。朱蔡二人亦师亦友,亲密无间。朱熹十分欣赏蔡纪同的学识,将他与张敬夫相提并论,并写诗称赞:

    风月平生意,江湖自代身。

    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

    试问西山雨,何如湘水春?

    悠然一长啸,绝妙两无伦。

    蔡纪同因在西山筑屋苦读,人称西山先生,张敬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