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然冒出来的亲戚,张庶宁还是保持了冷静……总不能你说是那就是吧!而且想攀上老爹的人,那可是多如恒河沙数,绝对不能马虎了。
因此张庶宁抽空,还真暗中打听了一下,甚至借着外出调查的机会,跑了一趟张家。
等他回来之后,总算是心里头有数,然后给张希孟写了一封长信,把张家的事情说了一遍……
首先,他们确实是张希孟的亲戚,不过严格算起来,他们既不是张希孟这一支,也不是张养浩那一支,虽然算不上五百年前是一家那种,但也绝对能上溯两百年了。
不过要说他们单纯是攀附张希孟,也不能那么说,当年决战察罕的时候,他们可是率领族人,替明军运输粮草的,而且还有三个族人牺牲。
算是替大明江山出过力气,流过血。
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分田的过程中,张家虽然分了田产,但是浮财还保留着,也没有进行拆分迁居。
相比起其他的大户人家,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张桓的父亲,甚至还担任过粮长,完成任务也很不错,按时定量,把粮食送到了朝廷,因此还得到了嘉奖。
只不过他运气不好,并没有通过粮长的考试,因此没有入朝为官。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费力气培养张桓,希望能出来一个当官的。
偏偏张桓是个不听话的,他对当官的兴趣不大,非要经商发财。
不过他想经商,条件也是不错的,即便不考虑张希孟,本身张家还是有钱的,在济南等地,颇有人脉,他又来复旦学堂读书,认识了不少人。
其次,他时机把握得非常好,此刻刚刚包围了倭国兵马,露出了胜利的端倪,辽东的大发展,就在眼前,很容易就会发财。
发财之后,他会干什么?
没准会重新修订族谱,大约若干年后,他就真的成了张希孟的侄孙……面对此情此景,张庶宁其实很无奈。
他跟老爹写信,讲述这件事……你要说张家有什么问题,干了什么天打雷劈的事情,需要彻底拆分,发配得天南地北,妻离子散。很显然也不近人情,他们没什么大过,甚至还有点功劳。
再说张桓本人,他也算努力读书,能考入复旦学堂,现在又抓住机会,果断前往辽东创业发财。
假使过几年之后,他真的有了成就,也只能替人家的高兴。
可张庶宁了解了这位族侄兼学长的经历之后,他又不是那么舒心顺意了。
道理很简单,当初张家并没有分浮财,因此他们还是远比一般百姓富裕,张家子弟普遍读书识字,家中也颇有些藏书。
这些优势都是普通人不敢想的。
而且张庶宁还打听到,当初为了让张桓顺利考入复旦学堂,张家聘请的教书先生就有三位。
可以说是耳提面命,费尽了力气,才把张桓送进来。
这倒不是说张桓就真的不行,只是说如果他出生普通家庭,是绝难进入复旦学堂的。
张庶宁梳理这些之后,就忍不住向老爹提出了一个问题……从张家的角度来看,他们栽培后辈,努力向上,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十分励志。
可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又太不公平了。
他们读书条件远不如张桓,也聘请不起好几位名师……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连努力的方向都没有。
这事情公平吗?
张庶宁不知道,他很想让老爹给个结论。
这封信到了张希孟的手里,张希孟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竟然也只是一声长叹,有些沉默。
怎么说呢?
他也很难回答,如果连张家这种情况,也不能容忍接受,需要处置掉,那就树敌太多,非要天下大乱不可。
更何况治国也需要人才,类似出身的读书人,遍及朝野,数量非常大,不可能不用。
但是张庶宁也告诉老爹一件事,根据他的初步了解,张家子弟,几乎人人都进入学堂,普通百姓子弟的入学率,还不到五成。
而且去的还不是什么好学堂,根据张庶宁的介绍,那些学堂就是个识字班水平,几年下来,能会写自己名字,就算是不错了。
根本不可能成才。
信的最后,张庶宁提出了一个要命的问题,这种情况公平吗?
张希孟也很难以回答,以至于好几天,他都若有所思,意兴阑珊。
结果让朱元璋发现了端倪,老朱也在忙着写书,询问之下,张希孟只能把这封信交给了老朱。
朱元璋看过之后,也陷入了长久沉默。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