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日报》也是顶着一点压力把新闻发出去了。
理由其实也是现成的:“我们不发,人外地媒体会发呀?人全国媒体会发呀,该出去的不还是出去了?我们发好歹还能给挽回一点,好歹也是本地媒体自己给自己找问题,好歹能加点分。”
“探访被林海文点名批评后的清凉山景区。”
“大作家、画家,大艺术家林海文是临川子弟,对于清凉山显然有特别的感情,在写作经典名诗《明月几时有》和《月下独酌》的时候,就以清凉山人为号,他最早的一个私印,同样也是‘清凉山人’。此次他点名抨击包括清凉山在内的景区物价高企问题,应该说一定是出于爱之深、责之切的考虑。
景区内物价高昂,不是个新问题,作为景区这种特殊的经营场所,它的店铺竞争性,一定是比市中心、商业区低很多的,这也就造成容易形成一个低竞争烈度的环境,大家默契地形成一个价格同盟,从而决定了景区物品价格,一直比较昂贵。因为景区内的商业经营一般不属于规划定价行列,跟门票、索道费等等这些不一样,属于市场定价,各地物价部门的干预也往往师出无名,迟迟改变不了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清凉山位于市郊,离城区有较长距离,物资运输成本较市区更高。另外,作为一个人流量巨大的景区,又是有限竞争的一个环境,经营户的租金支出肯定是相对更高的,这些成本最终都会反应到销售价格上,也让一般人产生了景区价格就是贵的印象。
当然这种贵应该要有限度,比如林海文先生点名的工人山泉,一般零售价是一块五到两块,景区内售价为八块,是外面价格的四到六倍,这个倍数显然已经超过一个合理的范畴,尽管它是一个明码标价,但作为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垄断销售个体,这种行为显然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此次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也发现林海文先生的批评,对清凉山的经营产生了很显著的影响,根据工作人员称,相比来说,入区人员较之前掉了60%有余,而且主要掉的还是外地游客,本地的年轻人。持有老年卡的免费群体,则未有显著变化,这显然表明了消费者的一个态度。林海文提及的这个销售点,情况更加恶劣一些,据一些周边人观察,其销量应该较事情发生之前,大跌九成,入不敷出。
但我们注意到,目前工人山泉在销售的饮料中已经看不见,另外几种相对低档和高档一些的矿泉水,则分别是5元到18元不等,并没有出现下调的情况。
……
希望事情能尽快得到解决,清凉山也能够继续成为省内省外游客踏青赏秋的好去处。”
河东的事情,《江南日报》是相当权威的消息来源,更何况还是人家实地探访的,各路媒体,被拦在外面的,或者没混进去的,或者压根在等着人家找一线新闻,自己准备吃现成的,都纷纷转载。
“林海文威力十足,清凉山销售点业绩锐减90%。”
“清凉山入山人数狂掉6成,秋高气爽的旺季冰如寒冬。”
“致命一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