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辞家赴春考,问路寻仙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了起来。少妇见这般光景,赶紧抱起被吓哭的孩子走进了后厅。

    花厅里大发雷霆的中年人,正是张重华的父亲--张庭,字业甫,朝廷里早年被罢下来的闲官。这老爷子当过弘文馆的生徒,做过几年从七品的太学助教。后来终于是补了个从六品的员外郎。哪知道闲官才做了一年,就因事得罪了权贵被免职,自此也便断了功名的念想--只愿子孙辈早立功名,光耀门楣,做个书香传世的官宦人家。张家祖上颇有家业遗留,在陈州城外有十余顷的田地。加上州府官衙里的旧日相识,当年同窗的照拂,称得上陈州城里相当殷实有名的书香门第了。

    张庭与夫人梁氏育下一子二女:

    长女张清兮,今年已然二十三岁,温柔识体,几年前配与同是书香门第的陈州林家独子林瑾,生得一子今已两岁。岂料结婚才一年林家便突然没落了下来,转而持着祖业在陈州开了几家商铺,辛苦操持,到今年也算生意兴隆。奈何从商后反遭张庭厌恶,并疏远了起来。倒是女婿林瑾因弃文从商,时常来帮张府打理田产,张庭对这个女婿也算疼爱重视。

    次女张婉兮,现年十六,灵动温婉,今年正月已是有人托人寻媒了,张庭找了个理由推托掉了。

    长子张重华,小字景熙,今年已十九。重华自幼喜欢研读诸子百家,兴趣广博,无须催促,自发用功,让父亲张庭很是高兴,以为家门有望了。也是因为喜欢,此子九岁能文,少有诗名,文采卓然,并且通晓音律,好玉笛,古琴。在不小的陈州城里,是有名的风流才俊。近两年,也不乏托媒上门的名家闺秀。

    但是自十六岁起沉迷老庄之学,醉心其中,满脑子的求仙问道。甚至于中间还偷偷的练起了剑术--虽然时下在王公贵族间很是盛行,但遭到父亲极端严厉的管教,把跛道人给他的一把烂铁剑扔的远远的,倒是不知他究竟剑术如何了。一身才学偏偏不喜功名,由是成了父亲眼里不务正业公子哥。

    奈何重华生性活泼坚毅,总是不受管束,求仙之心不渝。一旦得了闲暇,就周遭的游山玩水,借机问道寻仙。然此子相貌翩然,才气满腹,性情广阔,堪算是人间佳公子了。

    两个女儿都且不提,唯独这个一州才俊的独子,反倒是因为无心科考,成了张庭一块大大的心病。整日里各种管教斥责,甚至夫人梁氏也是屡屡遭殃,被埋怨慈母多败儿。今天访友归来,径直去书轩巡视,恰好重华去了门房,顿时大发雷霆。任夫人梁氏怎么解释就是不信儿子刚才还在书房,甚至说她宠儿如害儿,真可见这个儿子平素让他失望之深。有时,张庭甚至后悔儿子的成名--太早,飘飘然了--虽然当年他也是在众人的夸赞中飘飘然过。

    “父亲。。。”挑着腿进门的张重华颇有点怯势的叫了一声便缄口不言。“去哪了?!”张庭沉着脸喝问,张晟赶紧推了推拉来的刘老头,刘老头行了礼上前回道:“老爷,公子今天没有出府,刚才去门房施舍乞丐去了。”“哼!”张庭知道刘老头从不说谎,哼了一声,便缓缓转了脸色,就此踱到饭桌旁坐了下来,不再说话。看来张晟处理这种问题也是颇有经验了。李管家见是这般光景,便拉了刘老头张晟两人退了出去,自己直去后厨,赶紧交待下人把准备好的饭菜上桌。

    到了这个时候,一家人才算是分席陆陆续续入座,离开的少妇,也抱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还挂着泪痕,兀自瞅向张庭发怵。

    看看都入了座,张庭对着儿子又开了口:“你文解和家状备好了没有?”刚落座的张重华赶紧正身答道:“前些天就备好了,父亲。”听到重华的回答,张庭才算真正缓了语气:“今天已经二月初三了,春考是二月二十五,你初十必须出发去长安---路上怎么也得十天。我写了书信,你到长安先去拜访一个世伯,在京城也好有个照拂。”重华忙不迭的满口应承。闻听张庭这番话,梁氏顿时满目的不舍,姐姐清兮和妹妹婉兮也是小声说着什么。下人此时上来了饭菜,食不言寝不语,一家人就此用餐不提。

    这几日,张府上下倒是忙碌了起来。林瑾和张清兮本自要走,也因弟弟赴考,坚持留住府中几日,一定要送了弟弟再回去。活泼的婉兮穿来穿去得跟着哥哥,这两天是特别的粘。下人们也进进出出的忙碌着,为自家公子准备各种衣物用具。最忙的还是梁氏,各式东西预备的好像要搬家。惹得张庭实在看不下去:说她妇人之见,出门远行几件衣物就够了。只需多带银两,用什么随手买来,多了净是累赘,梁氏方才作罢。

    重华倒也没闲着,出府拜望了自己的州学授业老师,又见了几个州学里的好友。得知有两人一赴考,便定下日期时辰,相约同去。知道有人一同前去,梁氏倒是放心了不少。

    初十早上,重华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那宝贝般的《黄庭经》帛书贴身藏好,才走出内室。

    到了府门,马车已经早早的在候着,一家人就那么拥拥攘攘的站在门口。独独重华父亲张庭,若即若离的站在台阶上,一言不发。临到上车,几个女眷都是哭了出来,被张庭喝止:“男儿取功名,哪里有你们这般哭啼着送行的!”这才都忍着情绪,拉着重华交代了一样又一样。“时间不早了,这几天还没交代好吗,让他上车走吧。”张庭说道,倒是语气已经和平常明显不一样了,少了太多的威严。旁边李管家拉着张晟嘱咐着什么,也是没有闲着。

    终于是要上车了,林瑾这才走了过来,拿着一个蓝布包着的长匣,塞上了马车,转身对重华说:“拿一把琴送你,路上也能做个消遣。”重华也不意有他,点头称谢。

    至此,重华整理衣冠,后退一步,端正的行了一礼道:“孩儿这就出发了,父亲母亲多多保重。姐姐姐夫好好照料谦儿外甥。妹妹,你可要听话,多安分些。”一众人都是不迭点头,只有婉兮哭成了泪人,别过脸依偎着母亲含糊不清的说了什么。张庭还是站在台阶上,没有挪动一步,就是迅速的抬袖一挥手,似乎是那么的不耐烦。重华终是有些黯然,就此转身上了车,不曾再探出头。

    张晟跪在车前大声喊道:“夫人老爷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少爷,早日高中归来。”张庭再次挥了下袖子,张晟便转身上了马车。车夫鞭梢一响,铃铛声响起,马车缓缓驶离府门。。。

    直到此时,张庭那深沉的眼角,才湿润了起来。都说慈母忧儿远行,父亲又何尝不是,只是深沉了太多---男人更喜欢把自己的儿子看作男人,而不是孩子。哪怕心里一直觉得是个孩子,嘴上却永远不会这么说。

    到了城门,约好的两位好友,黄光,陈世允两人,立在一驾马车前,已是等候多时了。黄光年长一些,陈世允和张重华同年,二人家境远不如重华,就合乘一车,也没有书僮。三人寒暄了几句,一起出城不提。一行数人都未曾觉察,城门外某处,一个邋遢的跛道人,送别的目光。直到两车消失天际,老道士才撩起腰间那油腻的酒葫芦,浅浅闷了一口,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车上的重华,此时倒是换了一番眉目,兴奋溢于言表,如囚鸟脱笼。想必求仙猎奇的心思,已经满满一怀了。

    除了时不时的挑帘远眺,还向后面车上的二人喊上几声,哪里像有一点离别的悲伤。倒是张晟缩在一角,有些黯然低沉。偶尔索然无味的看下自家公子,好像除了吃饭问路,都不打算开口似的。

    萋萋古道,自城外往天际延伸,官道上垂柳已是有了一抹青梢;官道两旁,时有时无的泛着浅浅的草色。朝阳晴空,白云官道,只出城几里,竟有了些荒凉的味道。

    路,都在远方;而方向,一直在等人寻问。

    阡陌逶迤去,

    白云漫天生。

    书生初上路,

    开口问仙踪。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