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都上报纸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我们都上报纸了

    1971年国庆节前夕,厂里给车间增加了很多的生产任务,模型房的任务大体上已经完成,但翻砂工段包括化铁炉及浇铸工序,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按照当时的相关规定,必须体现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和工业学大庆的精神,有困难,不依靠外援,自己想办法解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车间里的领导也做出了决定:不向外求援,在车间范围内部进行调剂,把我们模型房所有的年轻人全部抽调到翻砂房去增援,以缓解暂时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既然是车间领导的决定,我们不再说什么,各自找一套工作服套在身上,马上集合排好队,目标翻砂房,跑步前进,一会儿就到了翻砂房。一起编倒了六班。(清砂班)手上戴着蓝黑色的帆布手套,头顶上带着有风眼的防火防尘帽。手里提着清砂用的小锤。冒着满车间的粉尘,开始了紧张的清砂,清理铸件的工作。

    其实我们到铸造车间翻砂房里来增援,不光是只做清砂,就像一支突击队。什么活儿都干,只要一声令下,马上就到。在那个年月里,不是常有那么一句话嘛。叫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这段时间,车间所有的年轻人,几乎都在翻砂房集合了,我们很多人都在做清砂,清理这每天铸造出来的各类铸件。这些铸件被埋在高温下的造型沙土里。所有的人。就站在这满含铸件高温的砂尘土里,脚上的鞋已经被烫坏了好几双。用筛子从冒着热气高温的砂尘土里,把铸件一个一个地筛出来。小的铸件,我们就用铁锹和手锤,把铸件上的砂和土清理干净后,再转运到车间外面找一个堆场堆放起来,做自然冷却时效处理。大件的铸件就请那些开行车的师妹们帮忙配合,用钢丝绳套好以后,悬在半空中,用大锤、空气压缩振动枪进行震动冲击,把贴在大型铸件上的砂和土清理干净后,再请几个开铲车的师兄们帮忙运出车间,在车间外面的露天堆场,分门别类地堆放起来,做自然冷却时效处理。我们成天都挥舞着铁锹和大锤,还有停不下来的手锤。摆弄着各类钢丝绳,成天到晚都在车间里忙碌着。

    从早上上班到下午下班,晚上还经常加班加点,我们成天在金属粉末和其他粉尘里钻来钻去,穿在身上的衣服,在车间里碘钨灯的灯光照射下,每个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反光闪亮的。每个人都是只看见两只眼睛发亮,浑身上下除了尘土之外,找不到一点干净的地方。我们经常感觉到:鼻子里总觉得是干干的,两个鼻孔也都是黑黑的。在翻砂房里干活儿,身上出汗以后,一会儿就被车间里的高温给烤干了。每个人只要一休息,都赶紧拿着大茶缸喝水。特别渴得厉害,一喝就是一大茶缸子。就是那种画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图案的大茶缸。喝一次水大概就有06公斤。

    当时也没有什么加班工资,我们这些学徒工每个月拿的都不叫工资,那是学徒津贴,每个月只有18元5角。那个时候,车间里的伙食还算可以,我们吃住都在厂里,吃食堂,住宿舍。但在车间里,当时,我们看到车间的全体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他们在车间里,身先士卒,自觉地起模范带头,没白天没夜晚地拼命干,我们也只能不甘落后。

    其实,在那个年月里,车间里需要加班的时候,根本无需动员,只要说是党团支部的号召,大家都会主动地争取去,唯恐领导不要自己去,没有去成的反而还会对领导有意见,好像是党团支部看不起自己,生怕因此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生命。

    在翻砂工段里干的这些体力活儿,和我们过去在农村的庄稼活儿先比较,不算是太累,主要是有了机械化设备的原因。车间里有两台行车来回跑着,很多的大型铸件,都是运用行车起吊,我们再用工具进行清砂,扣掉粘在铸件上的带着高温的泥沙。这带着高温的泥沙,是可以把饭盒里的鸡蛋给烫熟的。

    其实。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车间里的粉尘。那个时候,车间里的风扇都不多,就别说是空调了。说真的,不怕笑话。我们还真不知道什么是空调。只是在文件里说过什么空调之类的名词。这空调到底长成啥模样,没有人能知道。

    那个时候我们都在食堂吃饭,一到了吃饭的时间,大家都拿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