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人其实活着就需要有个目标.
谢强冉令洋两个有了目标,然后结合先前看到的大量饥民情况,已经计划好了混入饥民群里面,一起进城.
但是必须做个彻底的乔装打扮,他们实在太不像饥民了,哪怕连“民”都算不上!
两个人在树林里寻寻找找,这里割一下取点树汁,那里拔几把药草,又捉了几样虫子,然后捏死,将体液挤了出来,混在一起,拌和均匀.
然后两人往全身仔仔细细地涂上一遍,不漏下任何一个显眼的地方.特别是手上和脚上,更是进行了加强处理,再抓上几把淤泥用手指乱搅,立刻两个浑身黑漆漆脏兮兮的乞丐落魄汉就出来了.
他们互相打量了下,发现头型与牙齿还是非常大的破绽.
于是又重新调制了另一种药液,将牙齿涂得黄黄的.
然后又把头上的短发全部剃掉了.
至于辫子还有衣服,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微微笑了笑,两个人慢慢顺着大路潜伏行进,准备找几个上山啃树皮拔草吃的饥民“借用”.
至于大路上的饥民,他们过去了目标反而太大,会留下痕迹,而且不好下手.
一路摸索搜寻,没过多久,他们两便在几颗剥光了矮处树皮的树下,找到了好几具饥民尸体。
许是看到了这些尸体给出的提醒,知道这里没有“吃的”,周围没有一个饥民爬上来。
谢强冉令洋两人将这几具尸体装进随身空间中,然后将树底下的痕迹微微收拾了下,就慢慢退了回林子深处。
找了个离得远远的安全的地方,两个人将尸体放了出来,剥离了它们身上的衣服,一番消毒晾干后,脱掉自己的衣服放进空间,几件一起杂乱地穿在了身上,二十一世纪的气息顿时不那么浓烈了。
然后又将地上尸体脑袋后面的辫子一一剃了下来,只是每个都不太多,正好两人将所有的辫子合起来,分作四份,两份使用,两分备用-----反正都已经看不出来颜色了。
用了些粘合剂,把一条辫子往光光的脑袋上一粘,两人立马变成了清朝“流民”,虽然没有任何一个流民有他们这样强壮的身体,高昂的精气神。但是也不再是多大的破绽了。
两人稍微费了点劲,挖了个坑,将剥光的尸体埋了起来,既是消灭了证据,也是算为了这几个不知名的饥民做的贡献而还一份情。
两人又照着法子处理了自己的鞋子,换上了流民的破烂草鞋,当然,也顺便把看起来特别白嫩特别显眼的脚,再次调和药水深度处理了一遍。
接着,谢强冉令洋找了个机会,轻松“混入”了如同潮水般的饥民群里面,然后被浩荡前进的饥民们,带进了四九城。
此时正是甲申年(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初九,因河间水灾,岁饥,流民就食京师.康熙命八旗诸王贝勒大臣内务府各官及汉大臣官员等,于京城数十处设立粥厂赈济灾民,又命玛尔汗与内大臣佟国维、明珠、阿密达等监赈。
但是这些大臣王公并不知道,两个从二十一世纪而来,带着大量枪支弹药的战士已经混进了四九城,正在向他们逼近……
谢强冉令洋进了城,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刻动手。
入了四九城,整个城里脏兮兮的,一切都跟后世完全两样。还到处是臭味,不过更加适合谢强冉令洋两人活动。
虽然勉强能从现在的四九城找到些后来的影子,然后辨识大致方向道路。但是各大王公官员的府邸,包括他们长得什么样子,还有旗人们的聚集地,他们都不清楚,现在他们需要了解这些情报。
一旦开始动手,必然大乱,到时候想要了解这些情报就不可得了。
谢强冉令洋两人沉下心来,每天跟着流民们从这个粥厂“飘”到那个粥厂,学着他们端着清清的不见几粒米粒的粥一口吞下然后打千做谢。
不过经过几天在几个粥厂之间的徘徊辗转,他们已经认识了戴着双眼花翎官帽,70多岁猴子样子的监赈满人大臣玛尔汗,还有一起的佟国维、明珠、阿密达等几个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几个康熙能臣。
他们偶尔被一群太监八旗侍卫护卫着,出现在一座宫殿高处巡视。
然后也认识了接近60岁,时任吏部尚书,仍兼管直隶巡抚的又一个名臣李光地,以及采风观察饥民赈灾情况的两个御史:张瑗和郑维。
同时他们向着地球宇宙王东那申请了一堆的淘宝产悬挂摄像机的小飞机,专门用来拍摄地形,刺探情报,以及后期的运送炸弹。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他们两人分工合作,冉令洋主要负责爆炸,所以第一个查探的是第三层内层的旗人八旗兵聚居区,然后是各个贝勒王爷大学士等重臣府邸。
并且他还想一举建功,爆破皇宫,干掉皇帝和诸多养在皇宫内未成年的皇子,断绝康熙子嗣。
但因为皇宫实在太大,小飞机电池电量不足,并且因为饥民入城,担心混乱,皇宫加强了守卫,日夜轮值不休,实在不好侦查突破。冉令洋只大致查探了几座重要的宫殿,没有挨个探个仔细。
谢强这边,他自己探看加上小飞机侦查,把各条干道大臣入朝退朝线路摸了个七七八八,又对几个大臣爱去的地方进行了踩点。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