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鲁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前世的时候,公孙康就对鲁肃印象很好,觉得他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干活都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好欺负,嘿嘿。

    鲁肃(172年生),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滁州市定远县东南)

    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朝廷昏庸,官吏**,社会动荡,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群雄四起,天下大乱。此时的鲁肃不仅不治家事,相反还仗义疏财,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为此,深受乡民敬慕拥戴。

    当时周瑜任居巢长,听闻鲁肃的名声,带着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着两个圆形的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就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

    鲁肃家的院子里有两个大粮仓,“肃家有两囷米”,一囷米是多少呢?三千斛。一斛的量又是多少呢?鲁肃是东汉人,用的当然是汉代度量衡,《汉书·律历志》载:“十斗为斛。”三千斛就是三万斗。鲁肃家那一年家里多收了不止三五斗,而是收了两个三千斛,总计六千斛,约六万斗。在农耕时代,农业收入往往是主要收入,那么鲁肃当年的收入大约是六万斗米。

    周瑜被鲁肃的“有钱任性”深深地折服,于是动情地说:我们这兄弟做定了。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袁术听说这事后,也觉得鲁肃是个人物,于是任命其为淮临东城的地方长官。

    后人对鲁肃的评价是:

    陈寿:1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于财,性好施与。2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吴书》: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周瑜:1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2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陆机: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现在,当公孙康准备邀请鲁肃的时候,他已经在袁术那里当官了,是淮临东城的地方长官。当然,公孙康知道这个官,鲁肃不想当,也当不长。所以亲自去见他。

    如果鲁肃出卖了公孙康,那么鲁肃就不是传说中的大智大勇、临危不惧、多谋善断、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很侠义、很有政治头脑的、三国时代最有眼光的杰出外交家。

    看看,这么多美好的词汇,这么多优秀的品德都堆积到鲁肃的身上。所以公孙康无论如何都要亲自去见他一面。即使鲁肃不答应跟随公孙康,公孙康也不会强迫他,反而照样和他做朋友的。

    公孙康去见鲁肃,门客报名的时候,只说自己是游学士子孙康。等室内闲杂人等都退下了,才向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