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堆和电磁轨道炮拼凑而成,但改装后的航天飞机虽然简陋到极点,却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实际意义上的宇宙战舰,航天飞机原有的名字即刻起成为历史,重新命名为地球号。
美国佬原本打算将这艘简陋的战舰命名为美国号,但是遭到了全体盟国的一致反对,不得不妥协退让,以地球这个更加鲜明的符号为之命名。
成功组装意味着计划已经成功一半,工程人员撤离后,航天飞机上只留两位来自美国的宇航员操纵——这是美国提出的底限条件之一,作为交换,美国完全放弃另外几架航天飞机的操控权。
随后地球号脱离空间站,与数十艘在轨飞船对接,接收飞船上的弹药物资,陆续将各种功能模块固定在地球号表面。
与此同时,另一架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并与天宫号对接,原本驻留国际空间站的技术人员,也乘坐飞船脱离空间站,变轨后与天宫号对接,用中俄两方提供的设备进行全面改装,这架航天飞机改装完成后命名为人类号,由中俄双方各派一名宇航员操作。
此时距离小行星群众飞临地球还有一个半月,小行星群距离地球还有一点五亿公里,正从太阳的方向飞往地球。
首先完成改装的地球号立刻出发,迎着小行星群袭来的方向,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启航。
几天后,人类号启航。
剩余两架航天飞机原本没打算发射,但是地球号和人类号完成改装后,轨道上剩余不少物资,五大国凑到一起研究一番之后,英法两国深度合作,购买中方一艘核潜艇上的现役反应堆,又从美国买到电磁炮,并对航天飞机的发射升空进行一定的补偿。
至于反应堆到底是不是从潜艇上拆下来的谁都不清楚——中方是有实力有底蕴的地区大国,不至于连一座反应堆都拿不出来,究竟从哪儿来的很重要吗?
几天后,第三架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改装后的操控权归英法国所有,最终命名为胜利号。
然而中方只有两台电磁推进器,传统推进方式又太耗费燃料,没有动力的胜利号无法远航,只能留在高空轨道,充当人类的最后一道屏障。
俄方极力争取第四架航天飞机的拥有权,虽然俄方并没有明说,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独立改装一架航天飞机有困难,外购一部分设备,甚至拿技术和中方换设备都是不错的选择。
经过艰苦的谈判,俄方与美方达成一致,将最后一架航天飞机卖给俄方。
然而航天飞机虽然成功发射,却在变轨时出了问题,无可奈何地坠入大气层。
事后,俄方明里暗里指责美方故意损毁航天飞机,美方却辩称绝无此事,双方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也没那个时间仔细查看发射数据,双方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两国原本就矛盾重重,因为合作对抗小行星群而趋于缓和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为国际合作投下一片沉重的阴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