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9座雕像,其中第8尊圣约翰的前面,会有很多游人等着摸雕像底座上的两个金属浮雕,摸得它们闪闪发亮。据说这样可以向圣人许个心愿。所以我们要去这里摸一摸,好么?”
平涵涵说:“大桥上可以买到各式艺术品,比如人像和风景写生、泥塑和泥塑画、特色乐器演奏、提线木偶表演、民间首饰等等。”
平果依偎在夕阳微弱光辉下的石头桥栏上,缕缕清风吹来,不禁心旷神怡。她静静地感受着伏尔塔瓦河,脑海里忽然出现了“伏尔塔瓦河”乐章的旋律。
河上的浅水坝,让伏尔塔瓦河面形成了一道永远波动的浪纹,河面上婀娜多姿的天鹅,时而翘首,时而俯瞰,时而展翅飞翔。
平果笑说:“查理大桥之于我们,有着比桥更多的含义。”
平涵涵奇怪,问:“为什么?”
平果只笑不答。这种疑惑,不是有一定经历和阅读历史的文学青年,是永远理解不了的。或许,有一天,在将来,年轻的公主会自己悟出来的。
平果明白,查理大桥的另一端通往著名的布拉格城堡。
夜晚在河边遥望城堡,灯光闪烁照耀着河面,对面是黑黝黝的山丘,中间镶嵌着宛如悬在半空的城堡。照射城堡的光,不算特别绚丽,但到底还是淡淡地把城堡轮廓烘托了出来,营造出了一种格外神秘的氛围,令人心驰神往。
平果爱读书,自然早早就被很多欧洲国家的作家迷惑了。
譬如出生于捷克的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世界著名小说家。常年在布拉格生活、学习和创作。自1975年起,去了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都是平果爱不释手的幽默大作,仿佛一直是在与伟大的思想者沟通。
譬如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欢愉畅快、旋律优美、合声简洁、情绪明朗乐观,洋溢着青春活力,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无忧的世界。
钢琴协奏曲,强调的是明暗法而不是对位法。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富有创作精神并且思维活跃,也是其器乐协奏曲的精华,齐奏声部和独奏声部的和谐平衡达到完美的境界。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中可以感觉到有种“与世辞别”的性质,而这种与深远、雅致钢琴协奏曲的最后“告别”声中,流动的音乐显得豁达、超然。
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更是莫扎特写过的最阴沉、最豪放、最狂暴的一部作品。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都是抒情性的,它的基调就是抒情加上悲怆,同时又充斥着愤懑激昂,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生活的无奈。
还有歌剧《费加罗的婚姻》,朴素、生动、有力,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之一,莫扎特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巧妙地使用音乐形式,使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
再譬如弗兰兹·卡夫卡,这个1883年7月3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捷克的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享誉全世界。其实,“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是个商人,他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而“卡夫卡”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事实上,卡夫卡确实也是一只形式上的宅男,思维上的荒诞哲学家。
还有一部小说,尤其是改编的电影《好兵帅克》,也是享誉全球的一部历史剧,描写了欧洲近代史上一个最古老的王朝——奥匈帝国崩溃的过程。
平果记得好兵帅克,是个温暖又和平的好兵,总是遵循着帝国军队的陈词滥调办事。一贯合法,按规矩办事,不给人以把柄。纵情刻画了那个时代的恶形恶相,以及帅克这个角色的言行和各地城市农村的见闻,真实地反映了捷克人民对奥匈帝国暴政和战争的想法、情绪和行动。有关皇权、军队、战争正义性的谎言和陈词滥调早已无人肯信,人们已经在采取各种方式对帝国的统治措施进行抵制了,可这位“好兵”却还在憨厚地奉行着老规矩,这就产生出了种种喜剧效果,既揭露了帝国丑态,又使人忍俊不禁。就这样,好兵帅克以小挑战了大,展现出了捷克人民的绝望、诙谐、愤懑和希望。
平果突然听到了街头艺术家演奏的《布拉格广场》,脑中便浮现出装饰着彩绘玻璃窗的教堂,夕阳洒在广场上,一群白鸽在广场上盘旋的画面。
平果真正到了布拉格之后,才发现这里有很多风格各异的小广场,广场周边都有很多古老精美的建筑,还有风格迥异却都具某种情调的咖啡馆,都似乎是街头博物馆一样。
平果说:“真没,没到家了!明天我们力争去欣赏日出吧,在旅行人必去的大广场上。”
平涵涵说:“好的,那就赶紧的洗澡睡觉吧!”
平果默默取出沉香盒,双手合十,心头静默:请祝福我们母女俩吧,在这样超级美丽的地方,我们俩一定会顺顺利利、安安全全、平平安安地幸福又圆满地完成我们的旅行计划的!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