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平傃边示范着,边推理着密室一说,坚信有了不攻自破的疑点。
自杀,也就不是惟一的结论。
也许,凶手事先将一切有关的东西都准备好,放在了该放的地方,直到杀完了人,立刻按照谋划,将杀人现场整成了一个自杀效果的密室,以此证明:死者只能是自杀身亡的。
平傃捡拾提取了一些东西放进两个袋子里,要求技侦人员:
一是取样腻子,看看它离开密封盒子后的存鲜期有多久才达到现在的这种硬度?以此可以证明昨夜是否有人换用了新腻子;
二是将小袋子里的碎玻璃碴子——从窗外地上取样来的拿去化验,看看它们的质地是否完全一致。
如果不一致,说明玻璃又一次被换过,就在昨夜。
当然需要先询问房东一下。也有可能是他动了玻璃。
一询问房东,果真没那一个闲功夫。
那么,也就是说,这两点倘若被证实,就可以支持平傃的他杀结论。
但是,平傃未得到大家的认可。
多数刑警不信她的怀疑——同一牌子的腻子泥,也有可能因了气候因了使用地点不一样而有所不同;玻璃碴子即使质地不同也说明不了就有凶手存在,或许房东记忆有误呢。
最为重要的是,如果他杀的话,谁最可能是凶手?杀人动机?什么利益冲突?
要知道,死者是个女大学生,来自大山里,没谈过恋爱,惟一可疑人郝昊正在看守所里没有人身自由。
包括平纬也感觉平傃的疑虑多余。
大家仍旧支持原始的结论:密室式的自杀。
因为这就是一起密室自杀案件,菜刀在自杀者手中使用,完全可以形成那种力度的致命伤痕。
法医也说死者的手腕处深度创伤口足已迫使血管血液不自行凝固而导致流血过多,死因明显。
现场又没有发现可疑迹象证明现场存在过第二人。
真的是一起密室自杀案件?
平傃在学院读书时,常常阅读分析古往今外作家们创作的各类推理小说。
记得当时,她还分析研究过密室谋杀案的五大类型,有笔记为证。
记忆中,她是这样分析记录的:
阅尽天下密室谋杀案,无外五种类型:
一、无理取闹型:代表作是的爱伦·坡的《毛格街血案》。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类型。
二、门窗钥匙型:小伎俩有调包计,空间几何式,房屋门锁式,密室外送回式,等等。无外乎,都是在门窗锁上下足功夫而已。
三、心理作用型:充分利用偷梁换柱、当众甩钥匙、潜伏屋内和门前做戏等等技巧来展示人的心理,然后描述凶手的胆大和手脚利落,造出密室的效果。
四、逆思维型:最骇人听闻的密室谋杀案该是《三色猫的推理》中的那个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达到了惊人目的。
五、特技型:比如《飞弹机关屋杀人事件》里的并门之门,那技巧,让人怎么能不拍案叫绝!
但是,这些都是小说,都是一帮作家思索出来的作品。
平傃絮絮叨叨讲给刑警小伙子们听,貌似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也或许,她不过就是希望通过例举与罗列,让自己的睿智能够梳理清晰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悬疑推理,也是刑警队员在侦查破案时候的训练方式吧。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xiabook.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