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呼吸急促,“可知是什么户籍吗?”
镖局的人怜悯的看了他们一眼,道:“是奴籍,不过我听说他们家在军队里很得用,非常吃得开,大儿子现在在什么校尉底下伺候,以后若能上战场立功,那肯定能转军户。”
木兰扯了一个难看的笑,脑海中只闪过当年钱舅舅说要转商籍的爽朗和自信。
李石知道木兰难受,但还是细细地打听,具体到他们住哪里,平日用些什么饭都打听清楚。
镖局的人自然不可能知道这么清楚,只将辽东那边的习俗说了一些,比如现在辽东热得人只能穿一件麻衣,却还是吃大烧饼,每到吃饭的时候都热得跟下雨似的,晚上却又冷下来。
到了傍晚,众人才带了一只箱子回去。
箱子里是三套衣裳,两件女装,一件男装,很有辽东那边的特色,钱舅舅信里说是给木兰苏文和桃子的,还说不知道钱氏有没有再生孩子,所以不好多做。
在衣服中间,却是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十两银子一锭的银子,整整五锭。
木兰握紧那些银子,眼泪就啪啦啪啦的往下掉。
钱舅舅说他不知道苏大壮和钱氏这几年过得怎么样,不过这几年他在辽东过得不错,他和两个儿子在军队里都有不错的活计,每年不单工钱,连赏钱都不少,平时又还能接一些私活,所以攒了不少钱,而前不久,舅母又给钱舅舅生了一个儿子!
钱舅舅一直在诉说自己在辽东那边的生活和对钱氏一家的担忧,直到最后,才尽力用一种平淡的语气说他们的母亲在八年前就过世了,埋在了京城外的一个小山坡上。
这下连苏文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八年前,正是钱舅舅一家被流放的那一年。
外婆是怎么死的,几个孩子根本不敢往深里想。
木兰哭肿了眼睛,第二天才让苏文等出去打听近日可有镖局或商队去辽东。
几人都不怎么抱希望,这几年一直在打仗,辽东那边现在虽然太平了,但去辽东的路一直不怎么太平,愿意跑这条道的人很少。
果然,苏文和李江跑了一圈,得到的回复都是今年都不跑辽东了。
而他们不敢找驿站。
要知道他们可是给辽东的军队送信的,搞不好,会被以叛乱谋反的罪名给抓起来的。
四年前,也不知道哪条神经搭错,不仅是藩王,各地百姓都揭竿起义,辽东的军事力量一直不弱,虽然没有跟着起义,却也没有听从朝廷的调令,一直消极抗敌。
终于,两年前,辽东也举起了反旗,这是第一个不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的将领,而是直接告知天下,当今不仁,是为昏君,百姓涂炭,他要代而取之。
当然,他不可能就突然这样说,而是经过一系列铺垫和上天的示意的,而这番话是他的下属替他说的。
辽东的那位现在才是真命天子。
现在各地混战一片,辽东的那位直接逼近帝师,听说现在离京城也就两三个城了。
但就是这样,南边这一片还是在那位皇帝的统治之下,李石和木兰都不敢保证,那些官员为了讨好当今会拿他们这些小罗喽冒功。
木兰只好按捺下心情,打算找到人要去辽东的时候再给钱舅舅送信。
木兰激动了几天,这才平复下心情来。
李石松了一口气,在一个月亮风高的夜晚,李石仔细的穿戴好后方轻轻地敲了敲木兰的门。
木兰正看书,打算看完这几夜就睡觉,听见敲门就微微诧异,他们家一般吃晚饭后都会聚在一起说话,所以有什么话当时就差不多说完了,怎么这时候还有人过来?
木兰上前开门,见是李石,就笑我问,“有什么事吗?”
李石就看向她的背后。
木兰忙让他进来。
李石端坐在桌前,酝酿了半天,才红着脸轻咳一声,略显不自在的道:“我记得你生辰是在七月,再过三四个月就满十六岁了吧?”
“是啊。”木兰见李石的耳朵都红了,觉得好笑又疑惑。
李石却觉得怎么也说不出那句话,正鼓起勇气抬起头,就看到木兰眼里的笑意,那股气就“噗嗤”一下泄了。
李石“嚯”的起身,低沉着声音道:“没事了,我先回去了。”说着不待木兰回答,自己打开门走了。
木兰摸不着头脑,摇摇头,也没了心思看书,直接熄灯睡觉了。
李石看着熄了灯的房间,狠狠地扭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怎么就没说出口呢?不是练习了好几天吗?
李石看着三进的大院子,第一次后悔起来,当时怎么就决定两家住在一块儿了呢?
若是各家还是各家,这次就直接可以叫媒人上门,哪里还要他亲自去问过才去叫媒人?
李石沉着脸回了自己的屋,决定明天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