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几天的科举很快考完了,不过等阅卷和公布成绩,还要足足小半个月的时间。

    尤其今年的考试,有道附加题是文部的官员都拿不准评判标准的,需要等丞相的新学说系统公布之后,他们才拿得准官方意识形态的准绳,那阅卷就更慢了。

    等于是考生和考官要一起学新东西。

    而历来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最容易引起士林热议的话题。

    加上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还跟官方新学说同步出现,那同频共振的讨论热烈度,就更是甚嚣尘上。

    结束了考试的众考生中,有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凭本心答卷,答完后也不后悔,如司马芝。

    有些人挖空心思想揣摩上意,最后发现公布官方意识形态后揣摩错了,还字里行间留下了很多牵强附会的破绽,不由捶胸顿足。

    当然也不乏少数直接放弃治疗,字里行间那些怨念之心溢于言表。其中个别年轻气盛的,丝毫不知道自己的卷子里能被人看出“怀念袁绍统治模式”的破绽,这就等于他们的仕途已经终结了。

    将来再想为将带兵,基本上就只能去当汉奸了。

    毕竟刘备即将统一天下,虽然还要开“知兵”科的考试,取武举生,但将来的考试规模录取比例肯定不如战乱年代那么多。

    和平发展为主流的年代里,将才依然需要,但确保将才的忠诚度和人格可靠性更重要。

    李素也不会因为历史上南北朝和宋朝那种“提防武臣、武备荒废”的朝代对外战斗力过于孱弱,就全盘否定宋朝的士大夫治天下路线。

    只能说是不用像宋那么提防武臣,没必要打压武臣。但在将才候选面足够大的前提下,要求德才兼顾本身没什么错。

    九月底的最后几天,乃至十月初的那几天,越来越多的朝臣从长安分批迁来雒阳,即使他们的职责和科举工作没关系,也都尽量抽时间学习李丞相刚刚公布的新学说。

    雒阳各家经营印书业务的豪商,也都加班加点雕版印刷,一时雒阳纸贵,短时间内就把署名李素、实则蔡琰编写的《儒法论衡》卖出去足足几十万卷。

    光雒阳城就卖出去超过十万卷,剩下七八成都是贩运到外地卖的。

    今科的经义考题加丞相著作加官方意识形态三重加持之下,不赶紧学习简直都自惭形秽容易觉得自己不配当官。

    刘巴、法正这些功利主义的九部级高官,当然也在学习新思想的行列,他们也是刚到雒阳不久,就专注拜读起来。

    随后法正就有些惭愧,那种感觉,就像是历史上刘备刚入成都成功时,法正一开始肆意妄为、随后被诸葛亮一对比,就惭愧起来了。

    这一次,他也是为自己阴暗的世界观而惭愧,只不过折服他的不是行动,只是哲学理论。

    而且更夸张的是,不但法正觉得折服,连诸葛亮都有点折服,毕竟历史上诸葛亮原本也该是“依法治国”的代表,可见诸葛亮对于人性也是没什么信心的。

    这次跟着李师多学了一些,才补上了诸葛亮唯一的短板,让他认识世界更多了一个角度。

    当然了,这并不影响诸葛亮的做事风格,毕竟他原本的执政效率就很高也很公允了,李师的新学说,只是让诸葛亮觉得精神上更受鼓舞做事更有底气了。

    一个学说,把法正和诸葛亮同时折服得心服口服,可见其确实是到了颠扑不破的程度,真理越辩越明,根本不怕反复论证。

    ……

    等待科举阅卷和普及新学说的日子里,李素也没闲着。

    他趁着这段闲暇,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到了今年他手头的最后一项重要民政工作中去,也就是战争国债的发售。

    同时,有空的时候稍微分出一点注意力,关心河北战场的进展。

    刘备的工作重点也跟李素差不多,只是刘备还要多关心一件事儿,那便是迁都安置的进度,这涉及到朝廷体面。

    把这几个事情搞定,章武四年基本上也就可以无为而治了,就等来年春耕后,发动进一步统一战争。

    战争国债的发售工作,是九月初就开始的,每年都是跟秋税的征收工作同步,这也很符合政府的工作习惯。

    按理说去年已经卖过一次战争国债了,而且去年的认购额就达到一百二十亿钱。

    政府还注入了大量的贵金属货币和钞引来稳定物价、允许之前的政府采购白条充抵债券认购款。防止政府聚敛过多的市面上的金钱,导致钱贵物贱。

    有了那么成熟的工作经验,今年的战争国债发售制度已经比较成熟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少。

    但那么大规模的钱粮工作,不可能完全没有问题,尤其是人心是会变的,市场信心也是瞬息万变,所以今年的主要调控重点,就在于如何确保市场信心,确保认购热情。

    实际开卖之后过了半个多月,李素和刘巴也渐渐回味过来,发现了一些各州上报上来的问题。

    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因为连去年认购工作主持得最好的益州布政使孙乾,都上报了市场信心动摇、认购份额不足的问题。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今年的战争国债发售额别说保不住一百二十亿的规模,可能连一百亿都有点悬——

    毕竟朝廷年年这么大规模收钱,民间财富也确实在缩水,流动性出现了紧缩。去年一年卖出去的钞引,够商人正常经营用四年了。

    商人的生产回本还没跟上,光为了这点利息,也确实不可能无限量囤更多钞引、只为一个优先排队供货权。

    毕竟他们暂时觉得自己的“供应链”已经安全了,可以看看风向,再决定是否加大钞引持仓。

    去年孙乾用了不少“制造短缺恐慌”的细节手法,渲染盐引和其他紧俏物资的供应链。

    让大家相信“早买早有供货权,晚买要排队等早买的兑现了才能提货”,但这种手段其实是有点哄骗属性的。

    一个月半个月之内,富商们会怕缺货、供应链断裂而脑子一热捧场。但足足一年冷静下来之后,他们也会回过味儿来,琢磨明白很多道理。

    今年孙乾再加大力度推销时,遇到的最大怀疑和信心不足,就是有商人想要试探性地赎回去年买的债券了,想看看“这种债券是否有可能提前承兑偿付,朝廷承诺的年份优先提货权,能不能有偿放弃”。

    这个口子孙乾当然不能随便开,而且也确实于法无据,属于之前工商税相关法条没有明确规定的地方。

    于是孙乾就加急给刘巴写了私信,还给朝廷上了表章,信和表章都是十月初抵达雒阳的,希望十月底之前能拿到回复,给成都的富商群体一个明确答复。

    刘巴得到的地方汇报问题,当然不止孙乾这一家了。他全部汇总并在部内讨论后,因为兹事体大,就专门再来请示丞相。

    ……

    这天是十月初九,第二天就是秋闱公布榜单的日子了。

    李素的丞相府上却是忙碌无比,刚花了大半个上午的办公时间,送走了来汇报工作的文部尚书管宁。

    正要吃午饭,就又迎来了财部尚书刘巴,李丞相也只能是把午饭时间都腾出来,请刘巴一边吃工作餐一边聊政策。

    偏偏皇帝也想提前了解一下科举的录取工作,所以刘备知道管宁从李素这儿离开后,就微服信步到丞相府,一边蹭个饭一边提前看个榜。

    结果就撞到了李素和刘巴在聊重要的财政工作,正聊了一半呢。

    刘备也很随和:“伯雅、子初不必拘束。卿等继续,朕旁听就行。”

    刘备直接要了个一份饭,坐在主位上旁听。

    刘巴也习惯这种办公氛围了,直接跟李素继续请示:“……情况便是如此了,益州、荆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