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旅行散记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2006-04-06)

    昨晚上七点多抵达武夷山机场。下飞机后,已是灯火通明了。这里的气温明显低于厦门,空气似乎也夹杂着一股清香,有闻到家乡气味的那种感觉。

    我们上了旅行社的大巴车后,本地导游就向开始我们介绍武夷山的基本情况。

    据导游讲,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23处、中国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之一。武夷山素以“碧水丹山、珍木灵草”著称。这里是“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可以称得上是地球生物基因库。武夷古文化更是独树一帜,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武夷山的“古闽族”、“闽越族”文化遗存是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武夷山东部绝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是古闽族先民丧葬的遗存,被考古学家认定是悬棺葬俗的发祥地。而占地48万平方米的汉城遗址是中国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

    导游讲,到武夷山旅游,就是看真山真水纯文化。因为真山水、纯文化是武夷山最大的特点。真山水真就真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全无人工斧凿的痕迹。武夷山风景区方圆70平方公里,区内拥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和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武夷山山不高有高山的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

    武夷山的真山水也孕育了东方的纯文化。远在夏商时期,中国东部地区的古闽族、古越族人就在武夷山繁衍生息。在景区的悬崖绝壁上,留下了现今世界发现年代最久远、距今近4000年的“架壑船棺”、“虹桥板”等文化遗存。西汉时期,闽越王在武夷山建造王城,使武夷山成为江南一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武夷山城村古汉城遗址”是江南一带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古城,也是中国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宋代武夷山更是集一时之盛,儒、释、道三教同山。一代理学巨儒朱熹在武夷山结庐讲学,把当时的武夷山推到了“执全国学术之牛耳”的文化巅峰。

    导游的一番介绍,使我们对武夷山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惜车窗外什么也看不见,对武夷山的认识只能沉浸在导游的讲解中。晚上我们下榻在武夷山旅游度假区财金饭店。

    昨晚半夜时分,这里下起了大雨。因为要登山,我还担心今天恐怕游不成了。用早餐时,导游宣布:请大家准备好雨具,今天的日程不变。按日程安排,今天首先游天游峰这条路线。

    虽说是大雨天,但今天来旅游的人却不少。这里的景色的确独特。这里的山,山上山下都有树木,或绿色覆盖,唯有山腰却什么都不长。导游讲解时十分恰当的形容道:武夷山的山就像闽南惠安女的打扮,戴帽遮脸露脐大裤装。

    开始登山后,我便注意导游提到的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这一特征来。近距离的观察,发现所谓的“丹霞地貌”实际就是火山熔岩形成的砂砾岩石地貌。那岩石就像水泥砂石浇铸而成,十分坚硬,色泽多呈暗红色。即使我们这些外行恐怕也应该能够猜得出,远古时期这里曾是沧海,只因火山喷发才逐渐形成目前这种地貌的。导游介绍说,这里的山、这里的石头都很特别,一座山就是一块巨石。当时还不太相信导游的说法,后来亲自走了一遭才相信这是真的。

    进山后,我注意观察周围的树木和植被,发现除了我们家乡有的树木外,的确有不少我们那里没有的植物。有几种树我问导游,导游也说不上来。导游笑着说,这里有几千个独特物种,要是我都认识了,我就不当导游,而去当生物学家了。

    在天游峰对面的山道上,我们看到,游人如蚂蚁一般顺着陡峭的山脊往上爬,着实令人捏了一把汗。想想,要是从那儿滚下来,那哪儿还有活头啊!据导游说,天游峰这座山,是亚洲第一巨石。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海拔410米,那峭壁如刀切斧削一般,山体上则又有如人用手指抓了一样,留下比较规则且不太深的凹槽。导游说,那是传说中神仙的手掌印痕,因为除了神仙,谁有那么大的手、有那么大的力气抓出那些印痕呢?

    雨中的仙游峰,这会儿真还似有一股仙气,被白茫茫的云雾缭绕,时而露出一点葱荣,时而又躲进烟云之中。

    在仙游峰的山脚下,可清晰地看到一道瀑布似白练般摊在仙游峰的石壁上飞泻而下,巍巍壮观。导游介绍,那就是仙游峰著名一景,--雪花泉晒瀑岩。而仙游峰的山脚处,则又是另一景,--云窝。导游说,由于这里气温低、湿度大,天气晴朗时,这里常常烟雾缭绕,白云腾腾,故被当地人称为“云窝”--白云生长的地方。

    我们随着人流开始沿着仙游峰的山梁缓缓地向上攀登。虽说是游人如织,虽说是雨天山路陡峭,但由于山道上有人工凿出的石梯,路边建有水泥栏杆,游人也只是“单向行驶”因此路并不难走。

    行至半山腰,见这里有一亭,名曰“一览亭”一览亭濒临悬崖,高踞万仞之巅。临亭四顾,周围景物尽入眼帘,是一座绝好的观赏台。从这里凭栏四望,武夷山的山水美景尽收眼底,云海茫茫,群峰悬浮;山下幽深清碧的九曲溪盘绕于丹崖群峰之间,跌宕蜿蜒;青山绿波中,有竹筏轻荡,有鸟语花香。此时真疑似已入仙境,顿觉心胸开阔,令人陶然忘归。要不是夫人催促赶快继续上行以免掉队,还真不想走了呢。

    山,越爬越高,路,越走越陡。回头往下一看,游人如蝼蚁般缓缓爬行。在这里,我忽然觉得大自然是如此的伟大,而人又是如此的渺小,不由得对这大自然心生敬畏。

    虽然已经很累了,但夫人说,咱们还是不要歇气,免得一停下来就不想走了,于是便一鼓作气登上了峰顶。

    登上天游峰,这时的雨渐渐的停了下来。在此凭栏四望,雨后初霁的武夷山,白烟茫茫,弥山漫谷,风起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此时远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近看青松翠竹绿叶,恰似翡翠玛瑙,晶莹剔透,树叶上的露珠,则似珍珠欲落,璀璨夺目。

    天游峰顶有天游阁,是一座殿宇式的楼阁,又名“遨游霄汉”阁上还有“宋美龄舞厅”据说是当年宋美龄来此小住时的舞厅。在此小憩后,便按导游交待的不走“回头路”从天游阁后面的胡麻涧“总统大道”下山。在胡麻涧的石壁上,到处都可见历代的摩崖石刻。其中最大一幅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题写。意思是说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胜地”理应号称“第一山”也有人解释说,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占居的名山,就应该是天下“第一山”

    听导游讲,这条下山的路之所以叫“总统大道”是因为当年蒋介石上山时,就是从这条道上的山。既然被称作“总统大道”那路当然比登山时好走多了。

    从天游峰下山后就来到仙掌峰的脚下九曲溪旁。这里翠竹成林,碧草如茵,九曲溪则似翠绿的丝巾诗意般轻轻缠绕着大山。在仙掌峰下有大型摩崖石刻“壁立万仞”再回首仰望天游峰、一览亭,那山真是雄浑伟岸,那峰、那亭,仿佛在天宫一般。我不由得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有如此绝妙的造化。

    我和夫人沿九曲溪旁的小径往我们的集中地前行,走不远,在路边见到一块“武夷书院”的指示牌。于是和夫人拾阶而上,只见有一石牌坊,上书“武夷书院”我想这里应该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了吧?驱前一看,果然有“朱子理学”的创始人朱熹的塑像。说实在的,对朱熹,对“朱子理学”除了过去读的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